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刊撷英>精品文章

航坞颂

发布时间:2021-05-13     来源:《萧山民进》2020年第2期

放大

缩小

  瓜沥,系萧山东部重镇;航坞,乃热土上神武无比的门神。

  萧山襟江濒海,“据钱塘要冲,两浙往来一都会”;先民择水而居,舟车楫马,水行如飞。故航者,劈波斩浪,驰骋在浩瀚无垠的江海上也;坞者,养精蓄锐,停泊在风平浪静的港湾。

  瓜沥采风,与江水同行,感受驾驭风浪的弄潮奔竞;航坞登山,偕松风高升,浸润物我两忘的道骨仙风;钱江(电气)观瞻,思创业艰辛,亲历走向世界的创业里程。

  有人说,不登航坞山,就不能算到过瓜沥。

  攀登航坞,自有盘山车道;拜谒白龙寺,须登数百级石阶。其实,爬山要亲历,绿树掩映,拾级而上,从树丛中向北侧的山下望去,是一片辽无边际的繁华城区:色调五颜六彩的现代建筑,排列鳞次栉比,高低错落有致,犹如当年停泊在航坞港湾休憩的千百艘整装待发、扬帆启航的海船。

  此情此景,可以追溯到300年前。

  清代后期的航坞山下,还是波涛逐浪高,后浪推前浪的钱塘江。沧海桑田,水路变迁。由南大门北移为中小门,再走北大门:奔腾的江水,从穿行在坎山与赭山之间,跨越到禅机山与河庄山之间,再翻滚在岩门山与河庄山以北,至海宁城南海塘间。融入萧山版图的有整整相当于两条江道宽阔并连同河床、滩涂的地域,上天做主,成了航坞山下的绿地。而钱塘江在海宁新辟的航道上,“庐墓田园付诸川流”。这是历史的变迁,恐怕江对岸的菩萨,也乏回天之力。

  海宁的一大片田园及附着之上的村民犹如经历了大陆漂移,来到新的世界,年长日久,“隔江而治,纳课诉讼均不便”,于嘉庆18年(1813)划归萧山。

  窃以为,这恐怕与航坞山巅的白龙寺有关。从北宋熙宁年间就坐享山下航民之香火,笑纳耕海船民的膜拜,不可能没有家乡地域观念,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的白龙,吃水管水,令江水改道,显现神威。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是航坞山滋养了这片广袤的土地。先人构筑的北海塘,全长42公里,为御防海潮侵袭,构筑的土塘、条块石塘、“丁由石塘”、“鱼鳞塘”上,渗透着先民喷洒下的热血与汗水。塘身从西兴经长山至瓜沥,故有“瓜沥塘头”之名。瓜沥是随着钱塘江江道的变迁而逐步扩展的。在宋代,这儿被称为“瓜沥里”,这个“里”,其行政级别,也即类似当年“刘邦”亭长管辖的下级村民组织。一直到清代,这儿还被称“瓜沥庄”、“瓜沥市”,当然,这“市”是与“三日一集、五日一市”的“市”同义。而且从现在瓜沥下属的村庄名称中,也可发掘出它曾经与海潮为伴的历史:镇海村、渔庄村、横埂头村、张神殿村、沿塘村,梅仙村……,史志有记,曾经的瓜沥区辖夹灶、党山、长沙、坎山、光明、大园、昭东、益农9个乡和瓜沥镇,耕地除昭东乡为水网平原区外,其余均属沙土平原区。

  这儿的人们,世世代代耕海牧渔,商贾交通,传承着拼搏抢险、永立潮头的开拓精神。中共早期发起人之一、中国现代农民运动的先驱沈定一是长巷村人,他曾经的儿媳妇杨之华是三岔路村人,孙女瞿独伊,其生父沈剑龙,都出生在这片不屈的土地上。长巷村有千余年历史,沈氏名人辈出,从明代的女英雄“游击将军”沈云英到改革开放后捐巨款建造“明德中学”的香港乡贤沈明德,爱乡爱国,心昭天日。

  其实,航坞山就是金山银山:矗立江南,松涛阵阵;俯瞰江面,白帆点点。猿猴攀岩,鸟道绝境;禅院深深,花香四季。如此人间仙境,至少在元代已经形成,这有晚年定居于杭城武林的一代艺术大师萨都刺赞誉航坞山的诗篇为证:“拂衣登绝顶,石磴积苔纹。鸟道悬青壁,龙池浸白云。树深猿抱子,花暖鹿成群。更爱禅房宿,泉声彻夜闻。”(《航坞山》)“危峰插云霄,雷雨时大作。上有白龙宫,中天起雷阁。”(《航坞山》)“丝萝岩下叩禅扉,一路盘盘绕翠微。空际瀑流如电急,山头雪拥似云归”。(《真如寺》)明人来三聘、江淮描绘山势的诗句同样令人叫绝:“云连沧海檐楹下,天接星河咫尺间。”(《宿航坞山》)、“脚踏丹梯入云冷,手捧日月空中游。”(《航坞山》)如此仙境般的生态环境,直到清代依旧:“两山相望郁嵯峨,竹树交加似苧萝。我欲买山从此住,眼前常见锦江波。”这是清人张文瑞的作品,尾联写尽挚爱航坞山之情感与爱意,其表达方式和措辞,与几百年后的风流才子郭沫若题维纳斯塑像(《Venus》)诗异曲同工。

  千百年来,生活在航坞山下的“航民”,摸透了钱塘江的脾性,领略着航坞山的胸襟,什么风浪他们没有见过,哪种年岁他们不曾煎熬。即使在“以阶级斗争为纲”、“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年代,也不忘助人为乐,敢为天下善的举动。大约在50年前,航坞山下航民村中的“方迁溇村”中发生了一桩离奇的故事。传说此处有妙手回春的神医白求恩在坐诊,免费为人治病,挂号员是雷锋,抓药的是张思德——“老三篇”中的主人翁就差了一位老愚公。闻此讯,萧绍地区的人们慕名前来,拔上几株航坞山的草,攀几片树叶,甚至抓一点土带回去,作为良药。要知道,那个年头7亿人有六亿多人没有医疗保障。改革开放,犹如放开了海禁,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蛰居多年的水手、船夫拉上桅杆,杨帆启航啦!

  钱江电气起步于1970年代,始于光明公社的一家家庭作坊式的社办企业。掌门人项忠孝是航坞的儿子,如今古稀老人回顾的生活经历,其创始阶段犹如柳青笔下《创业史》中的梁生宝。他尽管只有小学文化,然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志存高远。在生产队担任过记工员和会计,左手算盘右手字,毫厘不爽;落(下)船会摇,上船会挑,象模像样的一个十足劳动力。入伍后五年的军旅生涯,在军械所学得军工机械的修理与制造技术,车、钳、刨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回乡后居然自己动手制造牛头龙门刨床等多种机床,为泥腿子种田人崛起于陇亩,产品影响世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撑起了创业的大旗。钱江电气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转强,走向世界。厂史陈列室的墙上,一幅硕大的销售范围示意图,标识出从钱江电气生产的变压器,远销世界各地。

  在洁净明亮的仓库里,巨型变压器列队整齐。当我见到由埃塞俄比亚订货的产品型号为“SF2—50000/220”一排变压器时,晃晃间,感觉自己仿佛成了当年揭竿而起的陈胜的山里老乡——在陈胜称王后,那些躬耕陇亩的农友见到了巍巍宫殿,发出惊叹:“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我想,这其中的原由,当与还是一介草民的刘邦,见到秦始皇出行的排场及威严,而由衷感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立志干一番大事业相类似。

  民间传说,萧山项氏是项羽的后裔,这由湘湖中的压乌(江)山,西兴(现属滨江区)的虞姬池等故事,都与楚汉相争,霸王称雄有关。

  21世纪的中国梦,为每一个中国人提供了实现梦想的理论支持,就像由闭关锁国转变为放开了海禁,航坞山张开双臂,让航民人走向世界,瓜沥笑迎天下客。  

作者:蔡惠泉     责任编辑:代俊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