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员风采>本周人物

全国劳动模范︱赵惠娥:在戈壁滩上建大学

发布时间:2020-11-26     来源:

放大

缩小

<p>  赵惠娥(中)</p>

  前排左四为赵惠娥。

  初冬时节,宁夏理工学院校园里处处涌动着青春的热情,年轻的学子们在林荫道里看书、散步、健身,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35年前,建校之初,却是树无几棵、草无几根、房无几间,只有校墙围起来的92亩戈壁荒滩。

  昔日戈壁滩缘何变身美丽校园?这“蝶变”的背后,不得不提起一个人,她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宁夏理工学院院长赵惠娥。

赵惠娥

  翻阅赵惠娥的奋斗历程,就会发现一个优秀女性一滴滴辛劳的汗水和一串串坚定的脚印。

  “当时学校刚开始招生,只有两个财会班。戈壁滩上没有一棵树,到处坑坑洼洼。”赵惠娥至今清晰记得她刚来到学校时的情景。1986年,赵惠娥大学毕业被分配至建立仅一年多的学校,从教师到校长,见证了学校发展历史,是学校一代代拓荒者中的典型代表。

  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校时,学校只有5000元开办费,急需社会各界的支持。1995年,学校十周年校庆,一个企业答应给学校5000元的支持,让时任校长助理的赵惠娥去财务室取支票。会计把支票填好,递给她时,突然狠狠地把支票摔在地上说:“好好乞讨吧!”当赵惠娥默默弯腰捡起支票的那一刹那,她的眼眶里满是泪水。

  自治区、石嘴山市几个单位搬迁时,她都老早通过各种关系,把这些单位退下来的旧办公桌椅拉到学校派上用场。

  建校伊始,赵惠娥就咬定办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学校三次更名,两易校址,2005年升格为本科普通高校。学校升本之前,赵惠娥就向社会表明了自己的办学方向,不以盈利为目的,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学校的一切收入,除教职工正常的工资开支、教学科研管理费用之外,全部都投入到了学校的建设发展中。

  2008年,学校迁到新校址,占地面积1500多亩,水域面积3900余亩,建筑面积34万多平方米。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学校的建设发展,改变了当地的教育格局,填补了石嘴山市无高等教育的空白。

  宁夏理工学院的校训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赵惠娥没有一天不在思考琢磨学校的发展。在赵惠娥的奔波下:

  2012年,自治区和石嘴山市分别出台了扶持宁夏理工学院建设发展的意见,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教育部决定,同意由东北大学对口支援宁夏理工学院,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01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按照政策要求化解了学校的债务,结束了学校长达20多年负债办学的历史;

  2015年,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7年,教育部再次决定,由浙江工业大学对口支援宁夏理工学院,使学校发展进入快车道。

  ……

  赵惠娥的目光不仅盯着国内的名校,还以国际视野探索学校的发展。近几年,宁夏理工学院先后与美国加州富乐敦州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与日本城西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项目协定书。这些都为学生出国深造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机会。

  如今,学校有专任教师6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占40%,硕士以上学历的占70%,在校生1.2万余人。每年秋季新生报到,走进美丽的校园,赵惠娥感到无比的欣慰。2010年,赵惠娥荣获“石嘴山市人民政府第三届功勋奖”,她把所得奖金10万元全部交给学校作为办学经费。“荣誉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压力,压力与动力并存,责任与使命同在。”赵惠娥说。

  “赵院长只要不外出,就成天‘长’在学校。”这是记者听到老师们对赵惠娥院长一句精彩的描述,一个“长”字形象地说出了赵惠娥对学校深情与眷恋,一个“长”字传神地表达了她像一棵大树一样种在了校园,一个“长”字让我们看到了她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

  2020年7月1日,宁夏理工学院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暨“七一”先进表彰大会。

  黄河东去,不舍昼夜。时间从未改变前行的脚步,赵惠娥从未改变奋斗的姿态。“今后我一定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努力让学院早日升格为大学,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成高水平民办大学,为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赵惠娥说。

作者:宁夏日报记者李志廷     责任编辑:谷然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