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自身实力 助力南疆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有许多硬骨头要啃,疫情又增加了难度,此时更需要精准施策,着力找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切实增强脱贫攻坚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
新疆的南疆地区多地按照“一村一方案”的思路,引导具有一定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的乡村,进一步培育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特色产业,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南疆各地州一方面注重依托已有优势,一方面避免扎堆跟风发展,另一方面扩大富余劳动力人口转移就业安置,已成为势在必行的措施。自治区号召南疆四地州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仅要把优秀的人才引进南疆,还要扎扎实实培养南疆本地人才队伍建设,为南疆人民送培训、送技能、送技术,从本质上做到人人有所得,事事有人能。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利好的政策、再精准的措施,都必须实实在在地落地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民进会员、乌鲁木齐创世纪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朱立桂心系脱贫,矢志不渝,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坚持开展“扶智扶志”工作,接受了1500余人次的转移就业培训,累积培训南疆四地州人员达到20000人次以上。
2019年6月21日晚,他不顾一天的奔波劳累,带领乌鲁木齐创世纪职业培训学校教师,在乌鲁木齐组织的第一期“国语”+“技能”培训班正式开班了。2020年初第二期、第三期培训班也如期开班,参加培训班的人员主要是南疆转移富余劳动力的少数民族学员,共有1500余人参加了以上培训学习,每期培训班学时20天,主要目的是打通语言关,解决少数民族学员不会国语或者无法流畅交流的问题,为这些学员们在以后学习各项专业技术技能过程中做好基础保障。
为办好培训班,达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的效果,特别邀请专业授课老师,坚持“实用管用、上午学下午用”的原则,围绕汉语的基本声母和韵母、汉字的规范书写、汉语拼音与识字、汉语对话交流、精准扶贫政策、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培训。
为了让学员们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朱立桂叮嘱授课老师,要一遍又一遍的不厌其烦的重复,让学员们每个人都发声,有疑问当场解决,力争做到学一课会一课用一课。同时,为了活跃现场气氛,他还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在培训现场穿插游戏互动、有奖答题、共学共唱红色歌曲等环节,以丰富培训的形式与内容,提升学员学习热情,巩固学习效果,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在语言培训班结业后,朱立桂带领教职员工陆续免费为1000余名转移就业人员提供刺绣、育婴、理发等相关技能培训,进一步解决了1000余名南疆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有效提升了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和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开拓了新的增收脱贫渠道,为少数民族群众进一步开拓视野、增长见闻,树立勤劳致富观念,不断探索精准扶贫开辟了新路子。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春已逝夏将至。朱立桂深感把握时间越到关键时期越要以更大决心推进工作,越要以更精准措施凝聚人心,越要以更强大的自信发挥力量,全力以赴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要精准施策,集中力量逐个攻破。在这场全民参与的伟大战役中,发挥自身的力量,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舔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