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履行职能>社会服务>扶贫故事

脱贫路上的领头雁

——记原州区头营镇杨郎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冯晓颖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0-11-11     来源:

放大

缩小

  冯晓颖、女、汉族。1971年2月出生。1990年11月参加工作,2014年10月加入民进。大专学历、高级林业工程师。

  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林业局工作担任林业工程师,进行造林、育苗、技术指导等工作。2018年至今担任原州区头营镇杨郎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她积极配合杨郎村“三委班子”开展工作,认真履行驻村工作队的任务和职责。

  多措并举,助推脱贫攻坚

  近年来,冯晓颖坚持走产业脱贫的路子,想方设法调结构、选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以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让每一户建档户有产业、有事干、有稳定的收入,使他们脱真贫、真脱贫。

  一是一户一规划,因人施策,增加建档户收入。每年初驻村扶贫工作队都要把全村的建档户和贫困户召集在一起以座谈会的形式,让每一个人都谈自己如何发展,了解他们的所想、所盼,讨论制定出每一户的脱贫规划,并入户了解建档户中的每一个人所掌握的技能,和力所能极的能干什么,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情况摸清后,对所有的建档户进行分类,所有建档户中的人进行分类,在制定规划,根据实际,能种则种、能养则养,能务工的动员他们走出家门和就近务工,做到知根知底后,多次组织建档户集体学习党和政府对脱贫攻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扶持项目的落实。让每一户建档户都能了解政策,明智的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项目,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做到心中有数。杨郎村私营企业多,冯晓颖主动与企业联系,让有劳动能力的建档户人员在企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种,就近务工,在本村企业安排36名,长期务工人员,年收入人均都在2万元以上,特别是金糜子酒业带动建档立卡户6户,杨郎七队是移民搬迁户,他们搬迁到杨郎村,一没有土地,二没有致富的设施,全部是建档户,生活比较困难,全靠低保维持生活,冯晓颖看在眼里,愁在心里,她一户一户动员,让他们外出务工,并组织他们当中有一技之长的人带领外出务工,经过动员和能人引领,使50户搬迁户中除老弱病残的10余户外,其余30余户均都外出务工和就近打工,年人均收入均都达到8000元以上。

  二是切合本村实际发展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为调整产业结构,多渠道增加收入,冯晓颖积极争取项目。做每家每户的工作。将全村的6000余亩土地,全部整理开发,打井17眼,建10万方水池一座,并配套了喷灌和滴管,她筹办了合作社,将全村有经济头脑,勤劳肯干的36名在外务工人员和回乡大学生组织在一起,带头流转土地3000亩,发展设施农业和冷凉蔬菜种植,使杨郎村的农业有了新的发展。农业也成为杨郎村又一支柱产业。在她的带动下,当年有16名青年创业者人均种植小拱棚20栋,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其余的种植西芹,收入也都在10万元左右。带动当地剩余劳动力200人左右,打工收入人均都在15000元以上,同时也带动了40余户贫困户稳定增加了收入。

  三是充分发挥妇女在脱贫攻坚中的创业作用,助推脱贫攻坚。冯晓颖把全村的妇女组织起来,以五户为单位成立了妇女创业互助组,并积极与原州区妇联联系,利用妇女创业贷款,帮助解决妇女创业资金困难的问题。2018年共建立了20个妇女种、养互助组,以五户联保争取妇女创业贷款1000万元,使妇女们成为脱贫攻坚的主要创业力量,她组织妇女走出去,观摩学习和请专家进村授课,使妇女们增长了见识,开了眼界,学到了技术,增强了致富的本领,带动了全村妇女你追我赶,不愿落后,个个创业的生动局面,妇女创业的形成,有力的促进了移风易俗,尊老爱幼和重养薄葬观念的转变。使杨郎村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双赢。

  四是引进资金、技术推产业发展。新的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是一是没有资金,二是当地群众的生产技术低,三是产品没有市场,四是发展规模小,五是带动性不强,六是配套设施落后。冯晓颖对这些问题研究分析后,决定招商引资,让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的能人带动本村的产业发展,2018年引进浙江专业以小拱棚种西瓜的企业一家,企业种植500亩,本村28名青年种植620亩,企业包技术,跑市场,引进蔬菜种植大户流转土地800亩,并建冷仓库,带动本村36名青年流转土地2300亩,进行蔬菜种植,企业包技术,引进陕西种植大户5户,流转土地1500亩,西芹菜种植与本村16名青年合种,利用他人市场发展西芹种植。同时要求企业和种植大户均要带动建档户发展和优先按排打工,以加快脱贫步伐。

  五是抓村集体经济发展助推脱贫攻坚。2018年杨郎村被确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示范村,上级拨助资金200万元作起步资金。村班子和驻村扶贫工作组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征求意见、建议,结合本村实际,确保资金的风险,提出村企互动这一想法,将200万资金分别注入到金糜子酒业和天亮劳务公司,并与杨郎齐力合作社合作种蔬菜、西瓜、甜瓜,2019年村集体分红6万元。利用土地回收项目,以每亩每年400元,将农户二轮承包剩余7年的土地回收到村集体,2019年回收土地1000亩,收回土地回收资金40万元,利用回收的土地,村委会一是进行新品种的试验种和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二是与企业合作经营。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2万元。

  积极发挥帮扶作用,推动全村致富

  一是牵头新建集设施种植和露地种植为一体的杨郎万亩冷凉蔬菜基地,推广先进适用栽培技术,露地种植亩均收入0.8万元。

  二是创新性的提出“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与浙江相关蔬果合作社开展深度合作,现杨郎万亩冷凉蔬菜基地务工人员280人次,人均年收入可达1.3万元以上。

  三是筹办齐力合作社,将3000亩流转土地用于发展设施农业和冷凉蔬菜种植,带动杨郎村200余名剩余劳动力稳定就业,创收15000元以上。四是多层次、多领域扶持培育致富带头人20名,通过充分发挥各行各业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帮助群众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工则工,全面走上致富增收道路。2019年工农业产值近3.3亿元。

作者:     责任编辑:谷然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