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民进艺苑>文学作品

索宝新:心源素语

发布时间:2021-05-23     来源:

放大

缩小

  “素”为真,为朴,为简,即不妄言,不虚假,原事物之本性,凭本心而说话。

  即是幸福“画”语,画可归于“艺”,我们就该用真实朴素的言语来表达,从本性的角度讲一些我在艺术上的实践所得,仅为个人见解,随心而谈。

  固我一直以来,从事绘画艺术的实践与学习探索,少有一些对专业上的鉴赏与实践的心得,只谈一些有关绘画的见地思考,不下定论。现如今市面上讯息畅达,而艺术的有关收藏和鉴别问题,反倒日显茫然,似乎在相当人群里,对此问题是缺乏或没有方向感的。关于绘画艺术的话题、问题,确乎不少。因为本人并不比别人更深刻,更有知,所属意的是各种问题背后的问题。期待这项栏目的开设能够渐入佳境。如若最终乏昧无趣,我自会提前住嘴,将版面节省下来让人做广告。当然,圈子里有诸多高明的人士,不提问,却会带着问题,不插嘴,但其实是值得煮酒论英雄的人物。

  其实,很多的收藏者和鉴赏者甚至是一部分从事绘画艺术的作者也都没能搞清楚我们能在艺术之中得到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是很值得研究和理论一番的。

  得到所谓“艺术”:有时自以为得到了,有时发现并没得到。从事艺术的人,所得到的最多的是一种对世界事物或内心感受的一种探索精神。有一一定高度的艺术家,会在超越理性技能的基础之上获得一种有崇高性的精神自由感。这种感受类似于修禅者的某种精神与心智的开明感受,是心智的开放与理性技能的和谐统一。在这种状态里,所出的作品,也是具有高境界,高品位,高质量的,即所谓“逸”的艺术品,往往这样的作品有不受时空限制的耐观赏性,能给鉴赏者传递出高度愉悦的心灵感受,也是艺者与观艺者在心灵上的高度对接和交流。因为这样的艺术品出自生命的深层底线,与生命的自性相连接。换言之,是真性灵里迸发出的真、善、美”。这样的作品,是可以和所有心灵相契合的。

  但在当今这样一个文化结构混乱,人心浮华的社会背景之下,很少能有触及到人们内心灵魂的作品出现,倒是有太多混乱的误导性的东西出现。这些所谓的“艺术品”,很大程度的干涉和激发人们的情绪变的更加慌乱和不稳定,从而深陷并迷失在现代审美的盲目怪圈之中,思绪难以自控。大部分人缺乏正确和良性的判断力,是一件很无奈的事。其根源就是我们生活在混乱的文化结构和混乱的知识结构里,并深度的迷失在其中,长久的忘确了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

  再者,如今太多从艺者本身缺乏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人格修养,在浮躁的社会大背景之下,这些人更加彰显了欲念的火光。从而更深的误导接触他们的人,在自欺欺人的状态里,大家一起被催眠,并永远失去一个正确鉴赏的方向。

  在我看来,对经典的好艺术品的鉴赏、品读,是有助于我们引导心神走入正确方向的方法之一。高尚的鉴藏应该是通过以艺术品本身为媒介,进行的心神交流和心物交流的过程。通过对作品之中所绘物象的品读,从而找到世间物象是怎样经过艺术家的眼进入心的转化,酝酿出好的艺术品,再经手中的画笔展现给世人的。最终从艺术品之中读到艺术家那颗神秘、深邃又洁净的心灵。

作者:索宝新     责任编辑:张禹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