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侠:感受崆峒山
戊寅(1998年)端午游甘肃平凉崆峒山。未进山先见到了潺潺的溪水,知道这是座有灵气的山。行至山脚,见沟中的巨石大如屋宇,知道这更是一座险峻的山。
崆洞山的灵气拂面荡胸。芳草萋萋,树木葱笼,野桃满谷,山花掩映,处处透着灵气。四十多处寺庙道观从历史的烟云中逸出,香案上袅袅的香烟依稀变幻着美丽的远古神话。幽静的丛林中不时闪出一座明代的塔抑或一块清代的碑,微风从茂密的枝叶间穿过,轻柔的声响好似古代圣贤在漫步低吟。沟壑间水雾迷茫尤为动人,乍看似水,定神细看却是雾;远观雾,走近一看原来是水。崆峒山的灵秀里还透着几分机灵与调皮。
小雨中的崆峒山更是如诗如画。细雨从空中悠然地撤落下来,漫山遍野的绿叶便酥酥地颤,不一会,树叶的尖上,雨伞的边上,寺庙道观的檐上便水珠涟涟,音韵悠然起来。成串的水珠落在石面上,青砖上,黄土上,人的脸颊上,在人们的心里荡起层层涟漪。此时的崆峒山云雾升腾,山在云雾中,庙在云雾中,人也在云雾中。腾云驾雾,羽化成仙,再不是什么幻想,而是一种真实的感受。难怪自古有那么多的僧人,道士来此隐居修行,绵绵不断,他们都是奔着崆峒山的灵气来的。
崆峒山的险峻称得上惊心动魄。上天梯一段险绝的山道70度陡坡,378级石阶,一寸一步,手不离铁索。向下一望,如在壁上,不禁心惊目眩。通天桥是座吊桥,桥窄渊深,扶栏探望,只见云雾不见沟底,脚一动桥便颤,叫人胆战。还有飞云桥、修度桥,这些听上去便是神仙走的桥,无不触目惊心,临之悚然。
山路窄窄,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沟,让人不得不放稳脚步,有时曲径一弯,迎面一块巨石数丈见方,摇摇欲坠,叫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有时崖壁上忽然冒出一个山洞,奇大无比,洞内幽黑,正观望之间,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冷不防扑楞楞飞出来,会吓你一跳。冒着淅浙沥沥的小雨下山,一步一滑,偶尔滑到路边,收住脚一望,下面是万丈深渊,禁不住捏了把冷汗。
山有灵气,游山方有凌虚之乐;山势险峻,攀援始悟生死之理。知凌虚之乐,悠然自得,则得神仙乐趣;悟生死理,晓得取舍之道,自明人生大义。感受崆峒山,心灵随着山间升腾的云烟又得到了一次提升。
后记:重读23年前的文字,如回眸23年前的容颜——芳华变为果实,继而只剩果核……这坚硬的种子,还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绽放出朝霞般的芳华……
2021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