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

故乡的花

发布时间:2021-12-17     来源:人民政协报

放大

缩小

  故乡的记忆中,一定会有花的色彩和气息。

  我的家乡崇明岛,就是一个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的岛。我年轻时代在崇明“插队落户”,家乡的花,留给我无比美好的印象。我曾在油灯下写诗、写日记,鲜花常常成为我抒写的对象:油菜花、紫云英、梅花、桃花、梨花、杨花、槐花、合欢花、蚕豆花、荞麦花、棉花……即便是田头路边的野花、荠菜花、饿藤藤花、马齿苋花,还有无数我无法叫出名字的小野花,也一样美妙,一样生机盎然。哪怕是在荒凉的盐碱地上,倔强的盐碱草也会开花,那些开在寒风中的紫色小花,真是生命的奇迹。而崇明岛上最壮观的花,是芦花。在河畔,在田头,在辽阔的江滩上,到处可以看到芦苇的身影,秋风起时,遍地芦花,那银色的花海,是天地间美妙的奇观。

  想一下,如果天地间没有了花,这个世界会是多么单调。

  今年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崇明岛举办。这是天下鲜花的盛会,也是生命的聚会。每一朵鲜花,都是生命的写照;每一朵鲜花,都凝结着对一片土地的深情;那是故乡的微笑,是乡愁的容颜,是人类和大自然的对话,是万类生灵交流互爱的结晶。无数鲜花汇合在花博会中,铺展出盛世花开的壮美景象。

  我们用“故乡与花”为题,为花博会征集诗歌,引动了无数诗人对故乡的怀想,故乡和鲜花连在一起,产生了诗的灵感。在阅读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咏花诗篇时,我想起了50年前在崇明岛“插队落户”时写诗的情景。那时,常常是在一盏油灯昏黄的火光中,把心里的感慨和憧憬写在日记本中,其中就有对花的赞美。当年的日记还在,那时咏花的诗篇还在,现在读它们,可以把我拽回到年轻的时代,把我带回故乡,重新被大地上清新的花气陶醉。岁月流逝,时光不返,在新陈代谢和沧海桑田的变迁中,有些永恒的印象藏在记忆中,难以泯灭。故乡的花,就是这样的记忆,它们生生不息地在大地上蔓延着,也在记忆中不断地绽放。

  当年的日记中,有一组咏花的短诗,题为《花之杂咏》,写在50年前,现在重读,能让我重返故乡,重温青春的美好气息。且抄录如下:

  桃花

  你知道吧,这些日子,

  村头的桃林像一篇粉红色的云。

  她们是春天羞涩的表情,

  她们使我想起你脸上的红晕。

  梨花

  下雪的日子她们躲在树枝里,

  暖风一吹,她们花开如白雪。

  是叫人庆幸摆脱了寒霜的纠缠,

  还是引人追忆隆冬里的冰清玉洁?

  看她们摇曳生姿的模样,

  仿佛在说:当然是春天好。

  埋藏在心里的杂色尤怨,

  在春雨里通统开成纯洁的白花。

 

  蚕豆花

  白色、紫色和黑色,

  构成了她们的形象。

  有人说她们“黑心肠”,

  象征着阴险和死亡。

  我却把她们看作春天的笑容,

  世界上,每个的笑容都不一样,

  只要是真诚的笑,

  都应该受到赞赏。

  她们的笑容孕育着绿的果实,

  这样的笑容难道你忍心诅咒?

  荠菜花

  最不起眼却最是清新,

  田头路边到处是她们的踪影。

  小河里溅出的滴滴春水,

  天上落下的点点晨星。

 

  荞麦花

  因为朴素而不登大雅之堂,

  可谁能否认她们的纯真?

  花谱上找不到她们的名字,

  美丽的风姿依然属于她们。

  天然的柔美远胜过刻意的装扮,

  再细微的春色也逃不过热爱自然的眼睛。

 

  紫云英

  贴地而生她们是最卑微的草,

  遍野怒放她们是最亮眼的花。

  绿色的大地袒露红色的心,

  春雨重燃烧着赤诚的激情……

  读这些年轻时代写的诗,我有点感动,不是被自己的文字,而是被故乡的亲切,被大自然的清新。不管在什么时代,大地上的花草,总是向人类传达着生命的活力和美。

  (作者系第七、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

作者:赵丽宏     责任编辑:刘晓斯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