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浏览>开明视点

孔庆勇:关于“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1-01-04     来源:

放大

缩小

  202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宣布:“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无疑是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明年起,“三农”工作重点将从集中力量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以脱贫攻坚的办法推进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的办法巩固脱贫成果,像抓脱贫攻坚一样抓乡村振兴。

  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

  笔者通过几年的扶贫实践,对于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出几点思考。

  一、从“乡村振兴”的目标看推进的路径

  决定路径的是目标,只有清楚自己要去到哪里,才能找出更合理的路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把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让广大农民生活得更美好,把农村建设得更加生态宜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上面的这两个论述就是中国“乡村振兴”的目标, 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重中之重,要达到“把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这一目标,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是路径;第二,要达到“乡村宜居宜业”的目标,搞好“新农村建设”是路径;第三,而对于“农民富裕富足”这一目标,首先要分析一下这两个词的内涵,“富裕”指物质上的,而“富足”是指精神上的,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得到了满足,农民才会“生活得美好”,物质上的富裕就要有产品和产业,精神上的富足则要发展教育和文化。

  二、“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需要重视的新问题

  说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简单来说我觉得就是两点:“基础与保障”“秩序与平衡”。

  先说“基础与保障”,因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十九大报告);历史进程中,总是先有的农村后有的城市,先有的农民后有的市民,先有的农业后有的工业和服务业,“三农”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乡村振兴”当然要从基础发展,这就是“必要性”。农村、农业现代化了,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就成功了一大半;农民生活好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就好处理了,国家也就更安定了,这些就是“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

  再说“秩序与平衡”,世上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农业、工业、服务业是一个金字塔的结构;而“农村、城市”“农民、市民”也有它们之间合理的关系;在有秩序和平衡的状态下就可以发展得很好,在秩序与平衡被破坏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大的问题。打个比方,两个人玩跷跷板,一上一下,实现了动态平衡就好玩;上下幅度很大的话是追求刺激的人喜欢的,并非常态,也容易“翻车”;而总是一个在最上面,或者最下面,平衡就被破坏了,就玩不下去了。发展和游戏又有不同,发展讲求的是在一定的平衡之内寻求秩序,又或者是在一定的秩序之内寻求平衡。从当下来看,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解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在解决旧问题的时候也往往会产生新的问题,“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不平衡:我所扶贫的县2020年农民年人均收入1.1万元,所扶贫的村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1.3万元,据说有些地方达到了1.8万元,甚至更高。这应该是一个普遍现象,这几年贫困人口得到了极大力度的帮扶,但因为种种原因和一般户的发展形成了“倒挂”;这显然不是国家的初衷,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新问题,有个成语“过犹不及”,说的就是“过”和“不够”一样都不可取。我想,“乡村振兴”就是要接受和利用脱贫攻坚的成果,消除新出现的不平衡,从而达到农村社会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

  三、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关键之举

  2018年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农业农村工作座谈会中指出,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和先决条件,只有切实加强产业发展保障、带动群众积极性、激活产业发展模式才能让人民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曾见过一段话:“不了解农村,就不要去动它,否则就是糟蹋;不了解农业,就不要去创新,否则就是破坏;不了解农民,就不要替他作主,否则就是伤害。”感觉还是很有道理的。

  发展产业首先要讲求适合,“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农村产业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要考虑可持续性,“不适合”“瞎指挥”是对产业发展的最大伤害。其次是激发贫困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也就是“扶贫先扶志”;“心穷”的人、懒惰的人才会成为真正的贫困户,心里充满阳光和希望的人、勤劳的人即使一时遇到挫折也会在经历风雨后见到美丽的彩虹。第三个是重视科技,先进的技术和成功的经验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村民的认同。第四是要有创新的意识和行动,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网上直播”……创新在扶贫开发的各个方面总有用武之地,也总能结出累累硕果。

  这些年国家和政府在农村产业发展方面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还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那就是项目管理上更看重眼前,而非长远。

  很多项目上马时红红火火、光鲜亮丽,可是过不了几年就冷冷清清、暗淡无光了;当时支持上马的人却因为功绩升迁了,而后来人也可以重起炉灶得到功绩。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3年左右;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会颠覆很多人对于创业的认知,就像我们初次听到“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一样;我们更愿意相信那些创业的神话,而忽略了现实的残酷,其实,扶贫项目很多只是“昙花一现”的。

  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对于它的考核也应该是长期的,对于所有的项目,一定得等到有切实的效果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时,才能认定是成功的;没有经过实践和时间检验的项目,都不能说是成功的。只有这样,才能让项目的上马不会太形式主义,不容易因为追求眼前业绩而浪费了国家和人民的财富。

  四、推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想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觉得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要有“凝聚人心的力量”,一个是要有“足够使用的人才”。前者来自于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后者来自于国家对教育的投入。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着这个国家、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和行为特征。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依靠乡村社会维系和传承,“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让乡村文化面临挑战和重塑。“乡村振兴”也是一个文化铸魂的过程,焕发农村社会主义文明新气象,让中华文化精髓在乡村得以传承,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得以发展。有了文化,就有了根基,就有了传承,也就有了共同的家园。国家、民族,甚至乡村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大力开展文化振兴,潜移默化改变群众一些不良习俗和落后观念,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引进先进的外来文化,可以带来强大的凝聚力和幸福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贫困的发生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主观来看,个人的素质是决定性的;个人素质越高,生活富裕富足的可能性越大,老话说得好:“富不学富不长,穷不学穷不尽”;“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有一定能力的人,政策的执行、生产的发展、文化的传播……凡此种种由没有能力的人来做必将事倍功半,甚至无法实现。要想提升个人能力就离不开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和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但同时也更需要人才。如果不能提高全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水平和素质,那我们今天所有的努力也就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因为不能长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必须做长久的谋划,有长期的投入,因为教育是一个长期性和战略性的系统工程,如果仅从当下政绩来考虑的话,教育很可能被忽视,而这种忽视带给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只能是灾难。有了好的教育,才会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才能传递知识、美德和正义,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没有教育,贫困是会“轮回”的;没有教育,振兴也是无法实现的。

  五、疫情对推进“乡村振兴”的影响

  谁也没有料到2020年的疫情会影响这么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服务业首先受到了冲击,然后是工业,再就是农业;可以相见,复苏的过程则会是相反的,先是农业的振兴,再是工业,最后是服务业。

  我们来分析一下“三农”在疫情下的挑战与机遇。挑战是道路阻隔造成农产品和生产资料运输困难以及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渠道不畅,农村小加工企业生存更加艰难,返乡农民的收入会有较大幅度减少;机遇是困扰农业发展的劳动力缺少问题暂时缓解,留守儿童相应减少,以及农作物的生产没有受到影响。

  怎样利用好机遇,变“危”为“机”呢?笔者认为,首先,可以组织和加大对返乡农民技能培训,增加他们就业的机会和将来外出就业的层次;其次,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提供就业岗位,也在一程度上解决用工难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第三点,政府可以趁有更多劳动力的可用之机,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延伸农业产业链,引导当地形成规模、特色产业,为可持续发展、增加农业收入打好基础;第四,有了规模产业和一定数量的农产品,才有可能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推动农产品销售多元化。

  总之,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观光农业,经济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在疫情之下,经济农业、生态农业可以先行一步,为智慧农业做好人力资源储备,为观光农业打好基础,不失为可行之策。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事情总是要有长远打算、中期布局和近期目标的;目光短浅是发展的阻碍,只思虑长远又可能因“路远”而无法到达。“一年种粮,十年种树,百年育人”,多管齐下,多措并进,才能让农业得以高产,农民得以富足,农村得以振兴。

  孔庆勇,男,民进会员,编审,中国科大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科大驻安徽省金寨县龙马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