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一周速递

破除“门票创收”思维是旅游业升级发展的关键

发布时间:2014-03-17     来源:民进广东省委会

放大

缩小

  近年来,国内不少旅游景点借“提升服务质量”之机一波又一波地推起景区涨价潮, 更有甚者,以推高门票价格来作为景区升级改造的唯一方式。这样一来,“居高不下”的门票价格令不少旅游者望而却步,究其原因,在于那些所谓的“大刀阔斧”景点建设只不过是“小手小脚”、千篇一律的人工堆砌,加之,“景中景”的收费模式更是令游客难以接受。

  无节制提高门票价格及以规模为先导的旅游模式一直备受诟病,涨价潮的背后折射出我国旅游产业短板之处,长期依赖此种发展模式必然适得其反,落后于世界旅游格局。要升级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关键在于破除“门票创收”思维,以切实保护好自然景观资源为宗旨,逐步摸索出了一套人文环境两者并重的旅游格局。为此建议:

  一、探索旅游资源区域一体化建设,相关部门协商制定“三同”门票定价标准。旅游资源本身具有自然性和人文性,不能单以行政区域或职能部门作为界限划分,因此,加快自然资源旅游区域一体化建设,共同拟定同一区域、同一性质、同一价格——“三同”门票标准:首先,围绕旅游资源为中心科学调整行政区域划分方式,对优质旅游资源进行集中开发,实现旅游业的集聚发展,逐一取缔破坏生态环境的小规模旅游产业;其次,改变以往“各自为战”的定价方式,以区域合作为依托,尝试推行“一票互通”购票方式。凡属于区域一体化内同等级别景区,个人只需购买一张门票便可一次性选择区域内同一级别景区游玩,实现票价均等化有利于促进旅游资源有机融合。

  二、凡属于社会团体、慈善基金和个人捐赠的旅游景点不得收取门票费用。对于公益性捐赠的旅游景区或文物,地方政府不得将其纳入“有利可图”的运营圈,而要让其回归社会、回归公益,一律免收取任何形式门票费用。另一方面,景区经营管理者必须广开源路,善于利用企业的赞助和社会捐赠的资金为景区出谋划策,稳定保证管理人员的工资、景点的维护和发展。

  三、宏观划分景区类别和票价,形成稳定、合理的景区门票价格机制。政府应自上而下建立起景区门票价格体系,按经济型、公益型、项目型、混合型等四种类型区别对待景区门票价格,逐步建立起多元体系的旅游产业结构。此外,政府可为社会低收入家庭及特殊人士(如残疾人、学生、教师、军人等)设立“一卡通”旅游证,让其享受部分景区免票优惠,真正实现民生工程。

作者:     责任编辑:qichunlei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