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宇:建立南水北调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
目前各方面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城乡生活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工业污染防治任务艰巨、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农业面源污染等情况。为此建议:
一、加快工业转型发展,构筑环境友好水源保护地。水源地各级政府应立足于水质保护这一刚性约束,主动调整工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二、加快推进农村垃圾、畜禽粪便、秸秆菌棒等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把农村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等污染物经过分选粉碎、除臭解毒、发酵增效后资源化为高效有机肥。以植物保护剂替代农药生产。采用“固液分离、水质净化、水质稳定”的三段式污水处理法。
三、加强库区水污染防治,削减入库污染物排放量。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编制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建立纳污总量控制红线,分级落实。建立全流域水功能区达标率和入江污染物总量考核制度。
四、建立南水北调重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机制,提升应急监管能力。建立和完善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法律法规。制定一部跨流域调水的专门法规,确保突发性重大水污染事件的应对有章可循。建立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或水利部)领导下,设南水北调中线流域领导小组。建立突发事件应对中多方部门协作和社会公众参与机制。制定流域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预案应明晰重大水污染事件始发地政府、流域领导机构、中央政府三方各自的责任与义务。
(7月10日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作者系民进河南省委会主委,河南省工信厅副厅长)
作者:张震宇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