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同习主席考察孔子研究院
2013年11月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考察山东,将座落于孔子故里的中国孔子研究院作为重点考察单位之一。当得知这个消息时,我内心无比激动、喜悦。国家最高领导人莅临曲阜,并要到孔子研究院考察、座谈,这在孔子研究院建院历史上是第一次,这其中的意义不言自明。
26日上午10点50分,习主席一行如期而至。在习主席到来前,我的心里还是有些紧张,但习主席来了之后,我内心的紧张一下子放松了很多。习主席就和拉家常一样,一边走,一边询问孔子研究院设计的内涵、建筑意义等。
我向习主席介绍,孔子研究院是由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规划设计的,总体布局以方和圆作为基本母题,将儒学的“仁”、“和”思想巧妙融入其中,是仿汉唐时期的礼制式建筑。建筑形式充分表达了孔子的文化思想内涵,体现了民族性、时代性和纪念性。
在参观中,习主席边走边不时询问孔子研究院的学术研究、人才队伍、文献收藏等问题。
习主席登上展览大厅门前的台阶上后,又回过头来说,咱们回头望一望。站在此处台阶上整个孔子研究院的建筑结构一览无余。这时习主席兴致颇高,问题也问得很仔细,甚至连周边的建筑是什么都询问了。
随后习主席走进了展览大厅。刚一进门,习主席就被门口摆放的“山高水长”木雕壁画和“四子侍坐”青铜雕塑吸引住了。在听过我对这组雕塑品的简短介绍后,习主席临时改变了先到孔子思想展厅,后是孔子研究院成果展览的预定参观路线,直接来到了右侧我们的成果展览区。
“这是你们的研究成果啊?”走到了孔子研究院系列研究成果展览前,习主席一本本饶有兴趣地翻看。“这是你吧。”当看到写有我主编的《孔子家语通解》时,他拿起来翻阅。放下后,指着《孔子家语通解》和我的另一部著作《论语诠解》,说:“这两本书送给我吧,我要仔细看看。”
习主席的话出乎我的意料,当时的确非常激动,只说出了句“太荣幸了。”
《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分别是对《孔子家语》和《论语》的注释和解析,而《孔子家语》和《论语》记录的都是孔子与门人弟子及时人的交相对问言语,十分重要。习主席在众多的书籍中看重这两本书,表明他对孔子思想原典的重视。作为一名长期以《孔子家语》和《论语》为基础资料研究孔子、儒学与传统文化的学人,看到主席这样重视我们所珍重的书籍,怎么能不激动呢?!
在平时的讲座、交流中,我对《论语》中的一些见解也常常得到一些人士的好评,但毕竟传播范围有限。此次《论语诠解》受到习主席的青睐,我的一些新看法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比如我对《论语》首篇首章的新解释,对其中一些章句的新看法,对《论语》的编者、成书乃至结构等,人们有了许多了解。这些天来,常常有人与我谈到这一话题。还有《孔子家语》,我多么希望该书的价值能够被更多的人认知。因为习主席要“仔细看看”,这本我认为可以称为“孔子研究第一书”的宝贵典籍终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真乃中国文化之幸事!可以说,我多年来的夙愿一朝得以实现!
在参观中,习主席对孔子的思想内容很熟悉,很多句子脱口而出,感觉主席对传统文化有很深的了解。
参观孔子思想展览后,便在会议室召开座谈会。习主席亲自主持座谈会。我首先给习主席汇报了“孔子思想的当代价值”。这当然是我近几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可以说这也是儒家思想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汇报中,我将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总结为五个方面:第一,孔子思想具有世界意义。孔子是和苏格拉底、柏拉图、释迦牟尼等齐名的世界级的哲学家。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最重要的标志是孔子思想走向世界。第二,孔子思想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和“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能作为联系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第三,孔子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厚的文化土壤。第四,孔子思想对国家治理和党风廉政建设都有重要价值。第五,孔子思想对个人道德修养,尤其对青少年的是非观、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价值。
我最后汇报说,孔子集中华文化之大成,深刻思索人性和人的价值,希望人们明理修身,循道而行,推延亲情,放大善性,这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脉相承。正如习主席在8.19讲话中所说,中华文化沉淀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构成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最突出的文化优势”、“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这个定位令我们备受鼓舞。
听完我们的汇报后,习主席做了重要讲话。他的讲话立意高远,意味深长,用简洁朴素的语言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重大作用,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肯定孔子及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通过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研究和传播正确认识和解读历史的中国和当代的中国、进一步做到“四个讲清楚”,突出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其中的丰厚土壤。这些重大文化战略思想,事关根本,事关长远,是我们党高度重视文化方略的重要宣示。
听了习主席的讲话,我们都深受鼓舞,精神为之振奋。
习主席此次考察行程十分紧张,但在孔子研究院原定55分钟的活动,参观、座谈的时间竟用了近80分钟。习主席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习主席关心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并强调我们应在东亚儒家文化圈中居于主动,在世界儒学传播和研究中保持充分话语权。还有,习主席谆谆嘱托,希望结合对孔子儒学的研究与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可谓意味深长,令人回味和思索。首先,习主席一行的到来,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家对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从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一再加强。此次习主席的到来,也是对“文化强国”的进一步推进,这正如他表示的那样,是向大家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让我们激动不已,十分振奋。这么多年来,我们很多人都在为弘扬传统文化而努力,而真正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发展,没有党和国家的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表示要推进文化建设,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实在是令人欢欣与振奋。
其次,习主席的到来,在让我们感到光荣的同时,也自觉责任重大。孔子研究院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孔子、儒学专门研究机构。因为地处孔子故里曲阜,地位特别,意义非凡。自1996年奠基创建,已近20年的时间,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工作的开展时间并不长,因此,科研力量、科研基础都比较薄弱。但是,孔子研究院自设立之日起,就担负着重要的责任,那就是要建设成为国际儒学研究中心,组织引领国际儒学研究与发展。此次习主席的到来,更是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孔子研究院的殷切希望。
习主席在肯定我们成绩的同时,也希望我们在儒家文化的研究中走在世界的前列,能真正成为国际儒学研究的中心。这让我们感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党和国家对文化的重视与支持,也让我们信心百倍。曲阜是孔子故里、东方圣城,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孔子研究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相信能吸引四面八方的儒学研究者、爱好者前来。我们相信,在习主席的勉励、鼓舞下,在有志于儒家文化发展的学者、朋友的帮助下,我们全院上下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一定会实现这一目标。
(作者系民进济宁市委会副主委、孔子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