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一周速递

马叙伦与新中国国庆日、国歌

发布时间:2014-10-15     来源:团结报

放大

缩小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举行开国大典之际,新中国的领导人还没有考虑“国庆”一事。最早提出“国庆日”的是时任政协委员、民进首席代表马叙伦先生。

  提议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民进首席代表马叙伦在全体会议上发言,表示“用最大的努力,从事于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共同建立光辉灿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许广平委员发言:“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林伯渠委员也发言附议,要求讨论决定。毛泽东主席(在这次会议上当选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当天会议一致决议,通过《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送请中央人民政府采择施行。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认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这个建议是符合历史实际和代表人民意志的,决定加以采纳。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兹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

  这就是把“10月1日”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来历。

  提议是否暂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

  在建立新中国的筹备过程中,马叙伦作为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代表参加新政协筹备会担任常务委员,并担任“拟定国旗、国歌及国徽方案”的第六小组组长。1949年7月10日,第六小组以新政协筹备会的名义发出了由周恩来签发的《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启事在报纸上发表后,社会反映强烈。截止到8月24日,收到各种应征稿2000多件,其中国歌歌词350余件。

  关于国歌,马叙伦和沈雁冰(第六小组副组长)曾向筹备会报告,提出:“经本组慎重研讨,认为国歌征集之稿,足以应选者尚少,必须再行有计划征集一次,将选取者制曲试演。向群众中广求反应后再行提请决定,非最近时期可以完成”。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怀仁堂隆重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中央人民政府即将成立,而国歌未定是被关注的一个大问题。9月22日,政协全体会议决定设立六个分组委员会,原第六小组改为“国旗、国徽、国都、纪年方案审查委员会”,马叙伦为召集人。原第六小组改为审查委员会。

  1949年9月25日晚,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座谈会,听取关于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问题的意见。参加者有:郭沫若、沈雁冰、黄炎培、陈嘉庚、张奚若、马叙伦、田汉、徐悲鸿、李立三、洪深、艾青、马寅初、梁思成、马思聪、吕骥、贺绿汀,共16人。在这次座谈会上,马叙伦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暂代国歌。许多委员表示赞成,一部分委员提出需要修改歌词。周恩来表示,就用原来的歌词,并说:“这样才能鼓动情感。修改后,唱起来就不会有那种情感。”最后,毛泽东拍板,歌词不改,与会者一致赞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毛泽东、周恩来和与会者一起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座谈会在这首激荡人心的歌曲中结束。

  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逄先知、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1949—1976)》第4页以整页影印了这次座谈会关于国歌讨论记录的一页。这一页记录的顶端是“国歌”二字,是这页记录的议题。以下紧接的第一、二行就是马叙伦第一个发言:“我们政府就要成立,而国歌根据目前情况一下子是制作不出来的,是否我们可暂时用义勇军进行曲暂代国歌。”以下是各位参加座谈的同志表示赞同的发言。徐悲鸿发言说:“该进行曲只能暂代国歌。”

  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刻起光荣诞生。《义勇军进行曲》从此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修改了歌词。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议恢复《义勇军进行曲》原歌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段时间里,对首先提出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有各种说法。如《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就有标题为《徐悲鸿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的一段记述,描述9月25日那次座谈会讨论国歌时,“在各位代表苦思而无良策之际……徐悲鸿站起来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怎么样?’”《大开国记录》(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也在“画家徐悲鸿为国歌出了个好主意”的小标题下记述:“毛泽东亲自来到勤政殿,召集常委成员、第六小组成员和有关专家顾问以及各界人士座谈国歌之事。座谈会一开始,并没有出现热烈场面,没人发言。”“当会议正在冷场的时候,一位个儿高大、面容清瘦的中年男子站起来发言了。他说:‘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怎么样?’他就是……徐悲鸿。”但从《毛泽东传》发表的当时的座谈会记录看,徐悲鸿出席了座谈会,也是赞同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的。但记录稿上他是在马叙伦建议后第四个发言的,记录稿所记他的发言是“该进行曲只能暂代国歌”。

作者:刘芳     责任编辑:qichunlei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