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那半年
2012年6月至12月,根据浙江省委组织部统一安排,由民进省委会推荐,我被选派到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挂职锻炼,担任人才开发和市场处副处长,这也是党派省委会首次选派会员到对口联系厅局挂职锻炼。六个月的挂职锻炼,我不仅收获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也收获了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
我是“民进”会员
刚去人才处上班那几天,处里同事难免会问到我挂职的来由,我说我是作为民主党派省委会干部被选派过来的,我是“民进”会员。好些同事就问:跟台湾那个民进党有什么关系?我就耐心地跟他们解释:我们组织的名称叫“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与台湾民进党没有任何关系。我还把民进的历史介绍给他们。
在高校从事服务经济管理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十余载,期间与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也打过多次交道,合作过一些课题研究,但真正参与到政府机关的实际工作中去,还是第一次,我不禁心怀忐忑。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我事先做了大量功课: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2008-2011)》、《浙江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浙江省专业技术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2年全省人才工作要点》等,仔细浏览了国家人社部、省人社厅网站,了解、熟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尤其是人才开发和市场处工作)的内容、作用、职责等。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很快融入了新环境,适应了新岗位。
挂职期间,心里始终有个信念:我是民进会员,代表着民进,代表着民主党派,我一定要处处严于律己,给民进争光。我严格遵守挂职干部的行为规范,服从单位的工作安排,虚心学习,以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我是幸运的,人才处的同志们待人随和,生活上处处照顾我、关心我,工作上并没有因为我只是暂时挂职而不予配合。最令人欣慰的是,不管是挂职期间,还是期满考核,陈荣华处长多次对他人说,我第一次了解民主党派,就是从夏晴开始的。通过夏晴我才知道,原来民主党派里还有这么优秀的人才。通过我的挂职锻炼,不仅使政府部门对民主党派的性质和职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扩大了民进的社会影响,我为自己能尽此微薄之力感到由衷的骄傲。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去地方政府部门挂职锻炼,叫“下派”;在省级机关挂职锻炼,称之为“上挂”,前者是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后者则是站在全省的高度开展工作。记得报到第一天,陈荣华处长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出发,向我详细阐述了人才工作的内涵、作用以及它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说,人才处的工作就要站在这样的高度,以人才大发展推动浙江大发展,以人才新优势构筑浙江科学发展新优势,要有前瞻性和引领性。
挂职之前,我的经历非常单一,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学校教书,做专任教师时只需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虽然也下企业实践,但利用的是业余时间,并不深入。担任学院行政工作以后,我的工作主要是处理学院师生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基层矛盾,虽然也会站在学校的角度考虑问题,但更多的是关注学院。省级机关处室承担着省委省政府决策智囊团的职能,是连接省委省政府与各地市县、企业的纽带和桥梁,需要站在全省的高度进行决策、组织指挥并实施控制。例如在参与省政府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代拟稿的修改工作时,我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学术成绩,对文件提了几点意见,后来在与陈荣华处长和刘家振副调研员讨论过程中发现,有些意见在全省没有实际操作性。
挂职工作经历让我学会了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思考。站位更高,视野更宽,思维逐步从微观层面向宏观层面转变。
在实践中参政议政
原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说:在中国,知识分子如果不接触基层,不接触工农,不对中国的国情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干什么事情都会受到很大的局限。
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一直受到的最大困扰就是缺乏畅通的调研渠道。我们要给政府提建议,但我们对政府实际所做的工作并不了解。挂职让我真正参与到政府部门的工作中去,熟悉了政府部门的工作运行,了解了政府部门能做的和正在做的事情;多种形式的调研考察工作,让我从象牙塔中走了出来,给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让我掌握了第一手实践材料,从而使我更了解省情,对整个经济、民生、社会发展有了更多的感悟。所有这些都为今后更好地参政议政提供了支持。
挂职期间,我参加了由袁中伟副厅长率领的省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组对台州、温岭科技与人才工作完成情况的考核;赴余姚市、宁波北仑区调研人才工作,听取两地企业人才年的主要举措、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做法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情况汇报;参加在宁海召开的全省人才工作座谈会,对全省11个地市的人才工作情况有了全面了解;赴浙江省对外服务公司实地调研,了解人力资源服务业企业的现实状况及存在问题;参加由省经合办林俊副主任率领的省浙商回归引进项目专项服务组赴临安、安吉、秀洲、平湖的考察、服务活动;参加全省第三季度服务业形式分析例会,全面掌握全省服务业发展情况。我还完成了对全省近30家人力资源服务业企业的问卷调查,写成6000余字的《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供给情况调研分析报告》。
于纷繁处拓展能力
人才处是一个综合管理部门,工作涉及面广。全省各项工作中只要与人才工作有关的,都会需要人才处配合,另一方面,在省人力社保厅内部,工作涉及专技处、规划财务处、就业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外专局、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培训教育中心等很多部门。工作中我发现,人才处领导和同志们能够把握全局,熟悉业务,分工明确又相互协作,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并游刃有余,是我学习的榜样,无形中教会我如何统筹兼顾、高效管理。
在逐步了解政府机关行政工作套路的同时,切实地感受到省人力社保厅及人才处同志们思想解放、思路清晰、创新意识强、求实务真的工作风貌和办事规范、严谨、细致的工作风格。作为省级机关,他们在文件起草、工作规范等各方面的要求和标准很高,不仅要做好,还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以往自己在工作中最缺的就是创新,这次通过学、听、看、干,学到了很多工作新思路、新方法,真是受益匪浅。
挂职期间,按照领导的工作安排,我完成了浙江省企业人才政策的汇编整理和录入;参与省政府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代拟稿的修改;参与2012浙江省—北京高层次人才洽谈会的前期洽商、会务等工作;参与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业行业协会的筹建工作,编制工作方案,准备向民政厅提交的各项筹备材料,参加发起人会议等等。此外,我仍承担着学院领导工作,不得不经常利用双休日回原单位研究处理事情,以确保有着3200多名学生的全校最大教学单位的有序运行。有时还要参加民进省委会、拱墅区政协的一些活动,虽然很累,但极大地锻炼了我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
搭建桥梁长期合作
我所在的浙江树人大学现代服务业学院,是一个以现代服务业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特色学院,拥有省级重点创新团队“现代服务业研究团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等平台,在服务经济管理领域研究特色鲜明,省内乃至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挂职期间我发现,人才处的一项主要工作抓手是人力资源服务业,这与我们的研究领域不谋而合,是一个可以长期合作的“点”。以往我们的研究多是浙江省服务业宏观研究,而抓住人力资源服务业,可以让我们的研究深入到行业层面,更接地气。我大胆地向陈处汇报了想法,希望能够与省人力社保厅开展更进一步、更持久的合作。
挂职结束已经一年半了,而由它搭建起的浙江树人大学与省人力社保厅之间的合作,正持续不断地开展着:我校作为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的发起单位和副会长单位,与协会合作进行项目研究、教材编写、人才培养;我校“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与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下城区人力社保局共同编制《杭州市下城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规划》,力争将“浙江(杭州)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园”打造成为国家级产业园区。
(作者系民进浙江省委会委员、浙江树人大学支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