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公交车成为安全孤岛
2014年7月15日晚,广州市301号公交车突然爆炸起火,造成2人死亡、32人受伤。纵火犯欧长生因个人赌博输钱、心生不忿,继而在301路公交车上实施人为纵火。
随着反恐形势的严峻化、扩大化,公交车已成为一些恐怖分子、对社会发泄不满情绪者的攻击对象或泄愤载体。2009年6月5日,张云良因女儿少给生活费,点燃成都一辆9路公交车,造成27人遇难74人受伤;2013年6月7日,陈水总因社保问题没被解决,引燃厦门的一辆快速公交,造成47人死亡34人受伤;2014年2月27日,苏大华怀疑妻子出轨报复社会,点燃贵阳市一辆237路公交车,造成6人死亡、38人受伤;7月5日,包来旭被确诊患肺结核,经济压力很大,点燃杭州一辆7路公交车,造成32人受伤;7月11日,陈某森因没找到工作且仅剩几十元钱,就产生了“搞点事然后去坐牢蹭饭”的念头,点燃长沙一辆7路公交车。如今广州公交再现人为纵火,造成伤亡的结果让人扼腕叹息,并对纵火者恨之入骨。在纵火者看来,因自己遭受了委屈,将其他无辜乘客作为他的“出气筒”,将公交车作为他的“泄愤场”。
当社会倡导公共交通成为市民首选的出行方式,市民在乘坐公交车时,不仅仅要求乘坐舒适、等待时间短、绕行距离短,最关键的是要求乘坐安全。如何避免公交人为纵火事件发生,需要全社会协同合作。一是要提高认识,消除麻痹和侥幸心理,以为公交纵火案和自己相距遥远,对司乘人员进行常态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其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二是在公交车内要配备具有足够灭火能力的设备,从已发生火情的失事公交车上火焰强度来看,现有随车携带的灭火设备不足以扑灭火情,需要配备大剂量的灭火器;三是经常组织公交“失火”演习,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向社会传播,让社会各界加强掌握安全锤的使用和如何快速有序撤离失火公交车的要领,只有让广大乘客拥有完善的急救知识和能力,才能在突发事件到来时减少伤亡;四是要加强公交安检设施,在车门和快速公交道闸处,设置危险品快速检测探头等先进设备,将安全隐患消灭在上车前;五是要加强便衣警察对公交的渗透力,组成常态化的便衣警察支队,既可以打击公交小偷这个顽疾,又可以第一时间有效管控车上潜在的“人为纵火者”,给乘客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保障;六是要加强对国民的心理健康教育,让群众拥有健康的是非观和心态自我调节能力。在个体遭受不幸时,社会能给予他们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避免他们采取偏激的手段,报复社会殃及无辜。
公交惊魂,会给受害者家庭和亲历者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只有将公交安全之网和国民心理健康教育之网编得更紧致一些,乘客坐在公交车上心里才踏实。
(作者系民进广东省中山市委会参工委委员、广东省中山市火炬一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