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一周速递

民盟中央在浙江调研“养老服务产业化”纪实

发布时间:2015-05-27     来源:人民日报

放大

缩小

  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等特征十分明显。为了应对老龄化,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加强对养老服务业的顶层制度设计,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成形,各地也日益重视老年福利制度建设,相关体制机制也在转变,特别是养老服务体系的布局,正在由公益型的养老事业拓展到了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并举。

  受中共中央委托,民盟中央发挥“关注民生、奔走国是”的优良传统,4月13日至17日,在浙江义乌、桐乡和杭州,围绕养老服务产业发展问题进行调研。

  转变养老认识观念,分层次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

  走进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杭州和睦街道华丰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调研组所有成员的目光,被“巧媳妇”的牌匾深深得吸引住了。2012年,华丰社区投入100余万元,建成面积580平方米的“巧媳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内设日托室、餐厅、缝纫坊、洗衣房、理发轩、娱乐室等服务实体,为辖区内有需求的老人提供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

  民盟中央副主席徐辉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我国老年人群体受实际经济和社会条件限制,再加上文化传统影响,居家养老必然成为养老方式主体,成为“重中之重”,这种情况很长时间都不会改变。所以发展养老事业,仍然必须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尤其对那些居家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更要从各方面关心,支持社区和社会组织提供合适的养老服务,切实帮助居家老人解决实际困难,消除后顾之忧。

  调研组在整个调研中发现,千家万户的居家养老支持体系依然较为薄弱,城市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功能尚不够完善,服务质量亟待提高;农村居家养老设施尚未实现全覆盖,仍有30%社区基本设施与服务仍很不完善,立足农村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严重滞后。

  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指出,在养老理念上,要转变认识观念,必须看到,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既是事业也是产业,不能将养老服务业简单地视为老年人福利事业,更不能将养老服务视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负担,而是应当将其视为民生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加以发展,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亮点,成为保障民生、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推进转型的重要动力。

  发挥市场作用,多措并举促进参与养老服务产业

  在乌镇,雅达国际健康生态产业园将老年公寓、康复医院、老年大学集聚在一起,对于高收入的老年人,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满足其高端需求,拓展休闲养生、健康服务、老年旅游、老年教育等产业,培育产业集群,给调研组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在家庭结构小型化和代际关系松散化的条件下,数以亿计的老年人不仅应当成为民生政策的重要指向,也应当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向,因为老年人需要生活与服务,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有消费需求也有消费能力的群体,如果经济发展对此有所忽略,不仅会直接影响民生保障,也使经济发展丧失了一个战略性支柱产业。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何文炯说,养老服务产业既然是一个产业,就应该允许投资者盈利、分红,应该尊重价值规律,按照市场规则行事,并给予积极的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养老服务产业化不排斥养老服务事业,不排斥非营利性质的各类养老服务,更不排斥政府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

  张宝文主席特别强调了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中,必须有清醒的分层、分类意识。他认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应当是解决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的服务需求问题,同时还需要有力地牵引市场与社会力量立足社区构建发达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提供普惠性的社区养老服务,这是最广大老年人的现实需要。

  发挥好政府作用,切实承担好政府托底责任。同时,充分认识养老服务业的商品特性,发挥好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放手让企业和社会组织按市场规律运作,成为调研组成员的一致共识。

  建构综合型政策支持体系,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帮天下儿女尽孝,替世上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三句话,令每一个走进杭州绿康医院的人的心灵都为之深深震撼,挥之不去。这家医院在国内率先创立了“医养结合、康复养老助残”的模式。

  然而令调研组不安的是,就是这样一家正在逐步实现“全国老年康复护理专家和行业的领导者”梦想的医养结合的老年医院,依然面临譬如贷款难、用地难、用工难、专业人才缺乏以及推行医养结合的障碍等诸多困难。

  张宝文主席对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十分感兴趣,他指出,一方面,要鼓励更多医疗卫生、护理康复、社会工作等专业机构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打通医疗机构老年病床、养老机构床位和居家养老之间的衔接通道。另一方面,鼓励养老机构设立和完善医务室,整合基层医疗卫生在场地、人力、服务等方面的资源,实现养老服务与基层医疗服务的无缝对接。

  调研组在听取了浙江省政府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后,在调研多种养老产业模式的基础上,认为养老服务业覆盖众多人口、涉及众多产业,要取得大的发展,需要打出一套“组合拳”,提供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

  调研组一致认为,应该从经济政策方面,包括财政、税收、金融、土地及其他经济政策上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加大养老的公共投入,包括在老年津贴、养老金正常增长、护理保险制度等方面的投入,增强老年人的购买力。通过政府补贴或购买服务、财政贴息贷款、税收减免等方式刺激养老产业发展,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在土地政策上,应该将养老机构和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用房的用地指标列为公益用地,统一纳入城乡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并优先解决。

  养老服务业不仅是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具有发展前景的经济新增长点,它同时还会创造众多的就业岗位,值得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理性地促进养老服务业大发展。这已经成为调研组一路走来的最深体会。

作者:     责任编辑:qichunlei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