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一周速递

记忆深处的衣、食、住、行

发布时间:2018-12-10     来源:《山西民进》2018年第4期

放大

缩小

  1978年至2018年40年间,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个变化是时代的缩影,也折射出政府和人民的努力。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感触最深的是父母这代人。对他们而言,40年来变化最大的莫过于衣、食、住、行。

  一、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

  “有钱人,牛哄哄,一身都是灯心绒”。听姥姥说,当时地主家才能穿上灯心绒面料做的衣服。“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那个时期每一个人的愿望。一件衣服不仅要好几个人穿,而且还要穿上好几季。现在的孩子,每个人都有一个小衣柜,里面装满了样式、质地都很好的衣服。1978年,人们都没有见过大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中国,80后接受了这些最新的潮流信息。90年代,人们对品牌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追求。服装的主要作用已经不是御寒,而是一种个性魅力的体现。40年里,衣服从种类、质量、款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买卖方式也有了巨大的变化,这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网上购物的出现,以前人们只能在有限的区域中进行商品的选购,而现在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海内外的各种商品,还可以分期付款等等。

  二、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

  在我奶奶的讲述中,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温饱问题解决不了,吃饱是老百姓的梦想。70年代的中国物资比较匮乏,最初买东西都要凭票,而且还要排上很长时间的、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拿几斤粮食换几斤油,类似的问题层出不穷。而在父母的记忆中,下学不去放牛、下地,回家还可以吃饱饭,就是他们小时候的幸福生活。现在,麦当劳和肯德基的餐厅里,出现了越来越多孩子们的身影。汉堡、薯条、可乐……他们对于“吃”有了更多更丰富的选择。而我也可以随时购买自己想吃的食物。拿着一毛钱去买十根粘牙糖的情形已成为历史,现在人们甚至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吃到自己喜爱的全国各地的美食小吃,在外面就餐的人们,在意的也不仅仅是饭菜的美味程度,而是用餐的环境。

  三、从平房到筒子楼,再到到高档住宅区

  改革开放初期,是中国人口增长最为蓬勃的时期,人口与住房的矛盾日益加大,先是小平房然后筒子楼。筒子楼,便是那个时代最具特色的住房样式。筒子楼里一整层的住户,都要公用洗漱间和厕所,早晨排队洗漱、上厕所就是家常便饭。很多住户门口,会摆放简易的蜂窝煤炉灶,后来出现液化罐炉灶,楼道里长年被一种居家式的黑色笼罩,弥漫着厕所和饭菜的混合气味。80年代初,城市出现了新建的楼房居民小区,每家每户开始设置厕所、客厅,筒子楼逐渐被单元楼取代。居住条件上升了一个大台阶。住户无需和别人共用空间,隐私保护的较好。90年代的商品房,加大了客厅、厨房、卫生间、阳台的面积,较高档次住宅还有餐厅、书房、储藏室。那时的住房已与现在的住宅比较接近,只是楼层往往不高,一般也没有电梯。现在,人们的住房选择更多,高档住宅区、复式楼、别墅、公寓、廉租房等多种类型的房子如雨后春笋般林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在追求宽敞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居住环境和各种配套设施。

  四、从自行车到飞机、高铁

  28的自行车,现在早已绝迹。可在80年代,却是炙手可热的抢手货,不是家家都能拥有。据说当时能骑上自行车的,用现在的话说算是一个小土豪。后来,自行车越来越漂亮,样式也越来越多。当然,公交车也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车票也经历了分段售票到无人售票的转变。还记得那时路上开始有出租车,是清一色的红色夏利,一辆桑塔纳都那么突出耀眼。现在有人骑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有人开私家车,有人坐地铁、出租车。节能又环保的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用手机扫码就能解锁使用,用完再放回路边的共享车位停靠处。还可以用手机对出租车进行预约。出远门,飞机、高铁都很方便。

  40年,不短的一段时光。40年,转瞬即逝的一段日子。在历史长河中的40年也许就像一朵浪花,但对于我们来讲,一生能有几个40年。父母用他们的40年见证了历史的改变,但这还不会停歇,过去的40年是极具意义的。我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大的改变,我们会一直注视并期待着更精彩的下一个40年。

作者:张佳佳     责任编辑:qichunlei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