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一周速递

夫人的昙经

发布时间:2019-02-12     来源:《合肥民进》2018年第4期

放大

缩小

  昙花就耸立在北面阳台的墙边,正对着我书房的东窗。夜深人静,一钩弯月悬在天际,缕缕清香随风飘入,昙花盛开,犹如入定的禅师,在星光月色里显出几分高寒。

  此刻,铺纸濡毫,临写古帖,感到神清气爽,通体澄澈。

  如果说,在年轻的时候,怀揣“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绮梦,我会和夫人一样把昙花看作清净不染的仙女;但在历经岁月洗礼之后,在满庭秋花的交响曲中,我聆接的已是天籁的芬芳与音容。

  于是,浮想联翩的脑海就闪出一句诗:“坐稳蒲团忘出定,满身香雪坠昙花”。这是明李昌祺《听经猿记》的诗句。香雪般的昙花开在绿叶之端,就像手臂吊着母亲脖子的少女,又像坠在耳边的玉环、悬在空中的明月。静心以对,用心体证,我才深刻地领悟禅花两忘的意境。

  昙花是与佛和宗教有关的圣花。是梵语优昙钵花的简称,又称瑞应、祥瑞花。佛经上说:“如来时时出世,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身。”传说转轮王出世,昙花始生,难得一见。昙花一现自古难得,而从五月以来,我家的昙花已开四期,计有35朵,堪称罕见,何其有幸!每一期花开,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心境。

  记得第一期花开,我出差在延安,未能亲眼目睹。夫人发来照片,花开八朵,开了两天。那天在熹微的晨光里,我坐在窑洞前的石栏上翻看手机,抬眼远眺祥云缭绕的凤凰山顶,觉得那朵朵白云就像昙花,那时的心情也像阳光一样,一扫遗憾的暗影,光明灿烂。

  花开二度,十朵齐放,最为辉煌。好运花儿开,好运共分享。我们把昙花搬下来摆在客厅中央,众多亲友欢聚一堂,喝着小酒,看世界杯,赏昙花开,人生享受。花全开时,异香弥漫,巴西与墨西哥决赛开哨,绿茵场上激战甚酣,看球台里群情激昂,我家也是彻夜欢声雷动。孩子们摆出各种姿势与花合影,大家频频拍照,抓拍每一个瞬间的永恒,在微信朋友圈晒出欣喜和美好。昙花开放的每一个瞬间都美得惊心动魄,让人叹为观止,赢来一片点赞。

  第三期七朵开在雨夜。大雨倾盆,惊雷阵阵,夜读《印光法师文钞》,满屋花香轻柔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不安的情绪不知不觉消弭无痕......

  这次十朵要开三天。我感觉植物开花是个体力活,今夜的花开放就比昨晚推迟一小时左右。从初绽到盛开再到花瓣收敛,一朵昙花一夜间走完生命的历程。从形态上看,我觉得含苞欲放最为动情,半开最美,而朝霞渲染的垂花之美,在于收敛与高贵。自心体味,我更觉得昙花一现,一如心地法门的禅宗,是从内心入手,完成生命的顿悟、通达和解脱......

  这棵昙花与我家结缘已有数年。夫人最初带回家时,只是一拃长的叶片。没想到插入土中,浇点水,一天一天看着就葱绿、生根,竟然就活了。移栽到花盆愈发滋润,三竹搭架后更是枝繁叶茂,叶子长得每条有胳膊那么长,牛皮那么厚实,只有老叶子才能结出花骨朵儿,新叶是开不出花的。每期花后,夫人就会施肥,宛若给生孩子的媳妇伺候月子。营养跟不上,即使发出花芽,也易长不住而掉落。正是营养充足,调护精心适宜,才有一波胜过一波的昙花盛事。

  禅宗经典《坛经》里记有一则“腰石舂米”的故事,是说六祖慧能身体廋弱,腰间绑着石头舂米——增加自重,以压下石锤的杠杆。五祖赞许道:“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就应该像这样啊!夫人养花,也差不多达到了腰石舂米的忘我境界。我们家北阳台上,地面、墙头、花架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养满五颜六色的花儿。春兰秋菊,红肥绿瘦,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夫人似乎知道每棵花的习性,或阴或晴,或燥或湿,总能把它们放在最合适的位置,接受最适当的阳光雨露,受到最适宜的培育,让它们充满内生动力,在自己成长时不遗余力。朋友同事养得惨不忍睹奄奄一息的花,到她手里一调弄,立刻生机蓬勃。

  昙花是夫人的最爱,用心之专之深,花木有情,自会为之动容。淘米水一点不浪费,喝过奶粉的碗、奶瓶要用水冲一下浇花;蛋壳、果皮、果核收集起来沤作花肥。用松针拌土、换盆、晒土、治虫、冬天雨天进花入室、春天晴天出花户外、炎夏搭阳棚张遮阳网,等等,莳花弄草,总有忙不完的活儿。有时半夜惊醒,一骨碌爬起来:“下雨了,快上去挪花,别淋掉花苞!”为了中秋赏月,我提前把遮阳网拿掉,中午吃饭,夫人望着屋外的太阳一脸担忧。我安慰说深秋的阳光不碍事了,夫人眼睛一瞪:“你在太阳下站几个小时试试!”夫人还用叶子培育二十多盆昙花,送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和同事同学,对这一类的请托她是有求必应,乐此不疲。

  昙花盛开,给我家带来欢乐,带来祥和。为此,夫人作了一个美篇《好运昙花开》,朋友感慨留言:真美!美在花,玉洁冰清尘不染,清新脱俗醉人眼;美在育花人,勤劳能干品位高,志趣高雅有情调;美在赏花人,心有灵犀瑞花应,幸福敲门好运连。

作者:施维奇     责任编辑:qichunlei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