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访谈

支部建设要用情怀和方法驱动

——访民进宁波市海曙区中心一支部主委陈少华

发布时间:2022-10-28     来源:民进宁波市委会

放大

缩小

陈少华接受央视新闻记者采访

  民进宁波市海曙区中心一支部虽于2017年11月13日成立,但陈少华担任基层组织主委的经历却要从四年前开始算起。2013年3月,在民进宁波市委会和会员的一致认可下,陈少华担任了民进宁波市海曙区中心支部主委,并带领民进海曙区中心支部于2014年获评民进全国先进集体,2016年获评民进全省参政议政工作先进集体。2017年,因组织发展需要,民进海曙区中心支部调整为民进海曙区中心一支部和民进海曙区中心二支部,陈少华继续担任民进海曙区中心一支部主委。

  几年来,陈少华以履职项目为抓手,用情怀和方法驱动,带领支部会员展现了良好的履职风貌,也给支部阵地建设提供了样板。2022年9月,陈少华带领民进海曙区中心一支部建立的青少年科普实践基地“21世纪车间”霸屏央视新闻综合频道6分48秒,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一个小支部的社会服务项目缘何能够爆发这样的能量?民进宁波市委会组织采访组对陈少华进行了采访,以下根据其自述整理——

  一、用履职来凝聚共识,用共识来引导行动

  汪洋主席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话令人印象深刻:凝聚共识不是无区别的强求一律,而是有方向的启发引领;不是单向度的灌输说教,而是互动式的协商讨论;不是表面的附和敷衍,而是内心的深刻认同;不是快餐式的立竿见影,而是长期性的润物无声。

  陈少华说,认真品读这段话,其实对支部建设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大到一个国家、民族、社会,小到一个社区、单位、家庭,都需要形成共识、凝聚共识、增进共识,用共识来引导行动。对于基层支部来说,也是一个道理。我们的资源有限,必须要把大家的愿景、想法、能力集中起来,找到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方向,选准一个大家都能够参与的履职项目或平台。只有大家共做一件事,明确一个目标,在履职项目中进行不同的分工,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才能有可能做好这个项目。支部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自然而然就能发生的事情。

  那么履职方向怎么定?履职项目怎么选呢?陈少华认为,在选择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三件事,一是时代需要什么,二是我们有什么,三是我们能做什么。其中时代需要什么是履职的大前提,应然的逻辑是只有时代需要,我们做才有价值。以21世纪车间的建设为例,自上而下的是,时代需要科技人才,学生需要减负,双减背景下社区的普通学生需要有科技启蒙的课程。而我们有什么是我们能做什么的前提,实然的逻辑是从实际出发,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做我们擅长做的事情。比如21世纪车间的建设过程中,我和李世喜老师以及支部其他一些会员,都有科技方面的专长,可以开展更高层次的科普课程,我们的老师,都善于组织学生。良好的统筹能力决定了我们可以举办更多人的活动。

  最后,我们能做什么是想法落地的关键一步,能做什么直接决定有什么能做和需要什么是否相契合。检验能做什么的选择是否正确,我们需要思考“有什么+能做什么=时代需要什么”这一等式是否成立。能做什么会受到时间、场地、资金等诸多方面的约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是逢机缘,创条件,力争取。比如21世纪车间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之所以能够在梅园社区开展活动,是因为月湖街道提供了一块免费的场地,而我们能进行线上线下的直播,则是因为宁波广电提供了栏目的支持。

  二、要有情怀驱动,更要有方法落地

  在打造支部履职品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怎么应对?陈少华认为,情怀、坚持和方法缺一不可。

  第一,情怀是原始动力。民进会员教师一定要有情怀,没有情怀,做就是负担,有了情怀,做是享受的事情。我们之所以做21世纪车间项目,因为我们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情怀,是教育者的本分以及心中的师道指引着我们去做这些事情。

  第二,持续做是笨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开展社会服务,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会遇到竹篮子打水的情况,比如刚开始组织第一次活动,就遇到疫情,场地、设备受损惨重。半年后举办第二次活动,已经是物是人非,一切都要重新再建。这样的打击是比较大的,回过头来看,也正是因为我们没有退败,坚持一期一期地坚持下来,21世纪车间才重新走上正轨,迎来新的发展。

  第三,做社会服务要讲究方式方法。社会服务活动开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各方面条件持续变化的过程,一开始人少,我们就要持续做,要汇人气,缺志愿者,我们要发动会员来参与做志愿者,慢慢地人多起来,我们要调整活动内容,把活动变得更加丰富,我们要让小朋友和家长都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来做志愿者,来做宣讲员。下一步,我们要适时扩大活动的对象,调整活动的方式,完成提质。

  三、支部履职要扩大朋友圈、画出同心圆

  陈少华认为,开展课题调研也罢,组织社会服务也罢,要依托会员的力量,但不应该有角色的固化。履职绝不是一个支部内部的事情,以持续开放的心态拥抱社会力量,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朋友,让我们的社会服务做得更加好,走得更加远。以21世纪车间为例,在车间的建设过程中,获得了各界的支持,其中既有我们民进成员的,也有党派之外的,比如社区、街道的力量,比如科协的扶持,比如政协机关的支持,也有受益者的反哺,企业以及一大帮热心人士的赞助。

  回顾21世纪车间的建设,陈少华说支部履职的过程,是共画同心圆的过程。一方面是要坚持以履职项目为圆心,以项目组成员为主力,坚定不移推进项目的开展,另一方面在做的过程中,要时时把握统战的工作真谛,通过实际行动,吸引一批人,协同一批人,形成常任志愿者+临时志愿者的队伍。陈少华还特别提到,在做项目的同时,要做好每一次活动的宣传报道,及时精准地向每一个平台进行信息的报送,通过宣传与自我宣传,让更多人知道有这么个事情,让对这个事情感兴趣的加入进来,通过招手,找到更多同行的伙伴,把一群人的事情转变为全社会的事情。真到那个时候,就是大家来主动参与的过程,就是社会服务从自觉走向了觉他,是施者与受者的双向奔赴。

作者:俞乾文 吕飞     责任编辑:邵飞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