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飘香的时候
当老陆把一把艾草挂在门楣上的时候,我才知道端午已经来临了。我喜欢艾草的香味,淡淡的,沁人心脾。
记得我小时候的乡下,小路边、断墙下,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里,艾草蓬蓬勃勃地生长着。艾草,外形很像菊花的叶子。蹲下来,摘一片叶子,轻轻的揉一下,便会闻到那个我非常喜欢的味道。
夏天的时候,母亲会让我们割些艾草,晒干,放在角落。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便会把桌子、椅子搬到天井里,等忙完农活回来的父亲一起吃饭。乡下的蚊子特别多,嗡嗡嗡的随处都是。我想用蒲扇驱赶蚊子的话,那根本就没有用啦。这个时候母亲就会在上风口点燃一把艾草。随着袅袅的烟雾上升飘逸的时候,蚊子也就不见踪影啦。
清明前,母亲就会让我们去剪一些艾叶回来做青稞饼,作为祭祀祖先的点心。在那个食物严重匮乏的年代,这个青稞饼,用来供奉祖先那是最好的了。原本寡淡的米粉饼,加上新鲜的艾叶以后,那是华丽丽的转身,变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方小吃啦。等到祭祀结束,那些还留有余温的青稞饼,就成为我们的美食啦。
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门楣上悬挂一把艾草。母亲说,那是可以驱散妖魔鬼怪,保家人平安的。所以我便对艾草有了敬畏之情。
长大以后,才知道艾草还是一味中药。农忙之前,村里的女人便忙碌起来了。她们先清洗艾叶,然后加入糯米,慢火熬粥。家人喝了便可强身健体,足以应对超负荷的农活。如果家人身体微恙,可以用艾灸,那不起眼的艾草,便有了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的功能。老家有句俗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李时珍《本草纲目》就有记载:“艾叶收以灸病,甚验。艾以叶入药,性温、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如果把艾叶装进精致的荷包里,那么它就成了香囊了。遥想古代深宅大院里的大家闺秀,抑或是小家碧玉,坐在木格子窗下,纤纤素手,飞针引线,将点点相思绣在绸缎,将丝丝眷恋装进荷包。然后,由丫鬟牵线,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轻移莲步,低头含羞,将小小的荷包,连同自己,送给那个朝思暮想的郎君,这是怎样的一种浪漫?
新鲜的艾叶,有那种脱俗的与众不同的清香,嗅之耳聪目明,神清气爽。我可以想象古代那些文人墨客,在炎热的夜晚,点灯夜读时,为了驱散蚊蝇,点燃艾草,艾香袅袅,整个房间就显得古朴凝重起来。那些千年的文字,便有了艾一样的清香。
艾叶,清心醒神,绿色环保,功效神奇,是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又是一首怀念的歌,深情、留恋,千转百会。所以每到端午,我便会想起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