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履行职能>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关于后新冠疫情时期重视儿童视力问题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0-10-10     来源:民进盐城市委会

放大

缩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网课”这一形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疫情下的“停课不停学”,全国各地线上教学如火如荼,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这又不得不让我们担心儿童的视力问题。

  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的《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显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40.67%。而根据2019年对小学的调查,有些小学3、4年级的近视率就已经超过50%。孩子们的视力不良率几乎每年都在递增式上涨,近视的发展趋势逐渐向低龄化及高度数延伸,严重影响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必须高度警惕,并且电子产品对儿童视力的伤害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电子产品是儿童近视的“罪魁祸首”。电子产品的光源单一且强度大,特别是新—代电子产品明亮且快速变化,屏幕比传统显示器更小。即便是成人,长时间使用后眼睛也会出现不适,电子产品对处在发育高峰期的小学生眼睛杀伤力不言而喻。

  二、网络课堂和网络作业是儿童近视的“帮凶”。科技进步,多媒体引入教学,带来的影响是:中小学老师的板书越来越少越来越依赖投影设备;各种形式的网上作业、网上教育、学习课堂,都在让孩子们被动“触电”; 甚至很多教师课后作业都在互联网作业平台上布置和提交。形形色色的网络课堂和电子作业,成为孩子们堂而皇之触碰电子产品的借口,家长难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

  随着疫情逐渐好转,针对上述情况,我支部建议:

  一、线下班级教学是主线。学校应最大程度地减少网络授课和电子作业布置,回归传统纸质为主的作业。网上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对老师们而言确实提效显著,但这与对孩子们的视力危害相比微不足道。

  二、传统板书不可丢。虽然粉笔有少许粉尘,但直观、生动,而且现在很多学校已经逐步改用水笔板书,粉尘不再是污染源。投影或电视等多媒体只做辅助教学。

  三、小学电脑课程应缩减。小学阶段,学生的视力极度不稳定的,切忌用眼过度。一些拓展类的编程技术、创客课程不必开设和推广。编程主要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多可以替代的选项,如棋类和数学。

  四、政府需正确引导。疫情特殊时期,国家推行线上教学是不得已的办法,结果造成了网络课异常火爆,大量的网络课对儿童的视力伤害巨大,国家应该及时给火爆的网络课浇点“冷水”,降降温。政府相关部门虽然一直都在关注青少年的用眼卫生,2016年10月国家卫计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文的 《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中,但其中对学校布置的网络作业和电子课程方面没有涉及,这需要有关部门给出一个明确的导向性态度。

  (作者系民进盐城市明达高级中学支部会员、盐城市明达高级中学老师吴振奇)

作者:吴振奇     责任编辑:刘政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