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学历提升与职业发展道路的建议
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步伐加快推进,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再到《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下称《行动计划》)的公布,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战略定位,指明了职教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路径。202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明两年高职扩招200万人,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更大的机遇,也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由于传统升学就业观念的影响,中职、高职甚至应用型本科成为“落榜”学子的无奈选择,而当前职业教育存在学历教育和资格认证模式等方面也不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制度因素制约,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整体不强,社会认可度低的现状长期存在,导致职业教育生源基础较差,发展始终处于较低水平。 具体表现为:
1、传统的升学考试学历教育模式不利于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需要。随着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就业和待遇受到学历方面的限制越来越明显,但技术技能人才学历提升面临重重困难。目前国家已经贯通中职、高职(专科)、应用型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但应用型本科面向中、高职招生的学校和招生人数非常有限,随着《行动计划》“逐步取消中职本科贯通,适度扩大中职专科贯通”的实施,如果应用型本科不能有效扩大面向高职的招生,中职教育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减低。同时,技术技能人才学历教育在初中毕业(中考)就已经进行分流,进入中、高职学习的学生,在学习内容方面跟普通高中存在很大差异,特别在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已被相对淡化,传统的升学考试形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激发技术技能人才积极性,亟待探索一条更适合技术技能人才进阶发展的途径。
2、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整体还处于较低层次,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达不到行业企业对人才岗位技能的需求,学生普遍感觉到学校学习的知识对就业和工作提升帮助不大,求知上进的积极性不足。职业教育急需解决产教融合以及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问题。
3、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资格证书与职称互认互通方面标准不统一,覆盖不全面。近年来,各地相续出台职称与职业资格证书互认互通规定,但缺乏统一标准,覆盖的专业有限,对其他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存在不公平,不利于整个社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为此,建议:
一、加快对《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教育部2019年12月公布了《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首次从法律层面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尽快落实对《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工作,从法律层面进一步厘清和理顺“应用型大学、高等职业本科院校、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的边界”、“公办与民办职业教育的关系”、“教育部门与人社部门以及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在职业教育方面的职能”等问题,以及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评价职业教育及在职业教育中权利和义务的总体原则、总体路径,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建立适合技术技能人才学历提升的制度安排。一是在高职扩招的政策下,通过中高职衔接、高职单招、计划单列等各种形式大幅度提高中职应届毕业生升学比例。探讨将职业院校招生安排在中、高考招生提前批招录工作,同时针对部分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急需、紧缺的提前批专业,试点高职、应用型本科免费教育。二是鼓励在产业园区建设职教基地,依托行业骨干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项目,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或产教联盟。通过“二元制”、“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大幅度降低往届中职毕业生升学就读门槛,试行注册入学、申请入学、评价入学等更加行之有效的单招招生录取方式。三是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要求,实施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分类选拔,对获得职业资格一级的技术技能人才,以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省级技能大师、省“大工匠”等考生试行申请审核制入学。四是实行职业教育弹性学制,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同等学历认证办法,对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人才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由教育部门直接给予学历认定,经认定的学历在升学、就业、机关事业单位招考、积分落户、积分入学以及工资待遇和职称评定方面享受同等国民教育的有关待遇。
三、建立职业资格证书与职称互认互通制度。一是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学位的课程体系中融入职业资格考证内容,通过考证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可以直接申请人社部门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在职业资格考试中给予免考已通过课程(科目);二是继续扩大“1+X”证书制度试点范围,建立由行业企业为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职业院校为实施主体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系,培训内容融入人才培训方案,学生毕业可以同时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三是人社部门研究出台合理的职称认定条件,对获得相关职业资格的技术技能人才给予职称认定,并出具认定证书。
(作者系民进会员、厦门市职教社社务委员、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林亚姜;民进会员、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高级经济师张民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