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履行职能>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关于谨防反对餐饮浪费工作中不良宣传方式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0-12-29     来源:民进湖南省委会

放大

缩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在全社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粮食安全,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和道德风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在全国上下引发了广泛共鸣,得到了坚决拥护,各地党委和政府也纷纷陆续出台相关措施。然而,在将指示贯彻落实的过程中,一些地方的宣传工作却出现了问题,不仅难以起到正面作用,甚至会造成很坏的影响,呈现出“低级红、高级黑”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两类:

  1.攀比式宣传。譬如湖北提出了点餐的“N(N为就餐人数)-1”模式,辽宁就马上跟进,提出“N-2”模式,以至于网友笑称如果一个人吃饭,不仅不能点菜,还得倒给店家做个菜。无论是“N-1”还是“N-2”,抑或是未来出现的其他模式,即便有理有据、经过了论证和考量,但这种“你追我赶”、“层层加码”式的决策,显然过于仓促,难免令人心生反感,一旦再经过同样仓促的攀比式宣传,负面效应将被进一步扩大,甚至引爆。

  攀比式宣传的最大问题在于,实践中,往往因为过度追求效率,没有承担起对于政策性宣传十分重要的释明功能。只是将信息传递给社会,但并不说明和解释,相当于只 “抢占阵地”,却不“建设阵地”。于是,“起个大早”,却“赶了晚集”,不仅要面对民众的疑惑,还得应付各种质疑、反对甚至歪曲。如果要宣传的决策本身就欠缺科学性,更是会导致宣传产生“雪上加霜”的效果。

  2.反常式宣传。所谓反常式宣传,即违背常理、习俗、规律甚至人性的宣传。譬如近日有媒体报道,贵州烧烤店“回收”客人没吃完的烤肉,河南小伙的包子掉地上后扔进垃圾桶仍被老太太和公交车驾驶员捡来买走。这些新闻中的事例,本身多是与常理不符的,但之所以反对它们,并不仅仅是因为其“反常”,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

  (1)不具有普遍性和可复制性。宣传之目的是向公众传递信息或价值,进而引导行为,使宣传的内容得到普遍接受和效仿。然而,正是由于反常,反常式宣传中的言行一般并不能被大众所接受或效仿,甚至可能引来质疑和批判。因此,反常式宣传对于实现宣传目的,一般都有害无益。

  (2)可能涉及造假或夸大。实践中,一些组织或个人为了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会刻意制造反常式宣传。譬如前面提到的贵州烧烤店回收剩肉事件,后被有关部门证实是一则旧闻,且当时已经被制止。这一明显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在当下被再次翻出来,目的无非是“蹭热点”,根本诉求是流量。这在自媒体高度发展的当下,尤为常见,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屡见不鲜。对于此类虚假或夸大的宣传,若识别不清、操作不当,特别是经过官媒传播,其负面后果是极为严重的,不仅不利于政策推行,更会解构政策制定者和宣传者的权威,使政治庸俗化甚至荒诞化。

  综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到,要以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如今,在全面推进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坚决避免“低级红”、“高级黑”的宣传。对此,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

  1.严格把握宣传尺度。加强官方媒体的内容审查,杜绝攀比式和反常式的宣传。

  2.加强对网络自媒体的监管。依法处理为“蹭热点”、“博流量”而制造的虚假、夸大宣传,以及对国家法律、政策明褒暗贬的“阴阳怪气”式宣传。

  3.强调宣传工作对于政策的释明功能。媒体在进行报道时,不能简单地“一报了之”,要有对相关政策的必要解读;有关部门也应积极主动地与公众接触,通过各种渠道,充分宣讲和说明。

  4.转变心态,保持理性。宣传工作中出现“低级红”、“高级黑”,背后往往是浮躁、功利的心态。因此,从根源上,有关部门应当转变心态,树立正确观念,祛除浮躁和功利,保持理性,坚持宣传工作的方向与事业性,不要向政绩和流量低头。

  (民进湖南省委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湘潭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导师黄鑫)

作者:黄鑫     责任编辑:刘政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