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盛开的“向阳花”
——记海南民进驻村扶贫队员林琳
林琳,女,1986年出生,民进会员,2011年参加工作,现任海南省儋州市教育局政策法规科四级主任科员。2016年6月,她被指定为该市东成镇贫困户帮扶责任人;2018年选派为东成镇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队员,先后入驻到番陈村、迈格村和东成村脱贫攻坚中队工作,2020年因工作表现优秀,被调整到番陈村脱贫攻坚中队工作。驻村工作以来,她主动摆正位置,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求真务实,深入工作一线,关心联系群众,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为提升贫困户的生活质量不余遗力
2016年,她第一次作为市机关干部下乡,也是第一次作为帮扶责任人与贫困户打交道。东成村委会长茂新村的低保户李启任,是她作为东成镇帮扶责任人帮扶的第一位贫困户。李启任一家五口人居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内,他的妻子腿部肢体残疾,只能靠拄拐杖在屋内活动,几年前大儿子病逝时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孙子需要照料,而大儿子病逝前治病不仅花光了这个家的全部积蓄,还欠了一大笔外债,一家五口人仅靠低保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难。看到李启任家的落魄状况,林琳心里很不是滋味,也感受到扶贫工作的压力,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李启任一家改善现状。自此以后,她认真研究各项扶贫政策,除了帮助李启任一家申请各项扶贫补贴以外,也时常带着油米等慰问品到其家中探望。2016年底,她在为李启任测算全年收入的时候发现有一笔教育资助金疑似少发了,为了找出问题所在,她核查了李启任整年的银行流水,最终发现少了900元的教育资助金,为了及时补上这少发的900元资助金,她多次与市教育局资助中心沟通核实情况,终于在2017年春节期间将少发的900元资助金补发到李启任手里。这900元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并不是个大数目,但对于这个家庭劳动力仅有一人的低保残疾户来说却能解决大问题,为此李启任对她万分感激。
这件事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2018年她下乡驻村开展扶贫工作奠定了基础。2018年6月,单位领导找到了她,询问她是否愿意加入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下乡入驻东成镇番陈村开展扶贫工作,她二话不说,表示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从此踏上了脱贫攻坚的艰辛道路,将一腔热情洒在了农村的绿水青山中。
做群众的“贴心小林女”
借助自身护理专业的特长,她把自己的医学知识也用在扶贫工作上。
贫困户刘甲顶老人是一名高血压患者,因脑梗两次入院,需要常年吃降压药,她知道后经常来到刘甲顶家对他进行健康知识的讲解,之后刘甲顶日常开始注重清淡饮食,改变过去常吃腌菜的习惯,注意加强营养的摄入,现在的他已经能下地做些轻活,甚至和村干部们开起了玩笑,说待身体痊愈后要争取一个保洁员公益性岗位试试。
扶贫工作不仅是帮助贫困户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更要关注贫困户家庭的心理健康。为了深入了解贫困户家庭和每名家庭成员的心理状况,林琳除了入户走访外,还利用微信线上为贫困户及家庭成员进行心理疏导,化解矛盾。如迈格村委会的贫困户符秀山夫妻因危房重建的相关事宜意见不合时常闹矛盾,影响危改竣工入住进度。虽说这是村民的家务事,但林琳义务当起了“家庭调解员”,她通过与符秀山妻子微信聊天进行劝说和调解,在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解下,符秀山也一改常态积极配合妻子,在2019年初将房屋竣工入住,也使迈格中队扶贫工作危改任务顺利完成。
友善的关爱赢得了村民的心,村里的村民都对她十分亲切,谁见了都说“小林女又来了”,她就像村民的朋友般融入了他们的生活。
用心帮扶感动贫困户
2019年,由于在番陈村扶贫工作表现优秀,组织将林琳由番陈村脱贫攻坚中队调整到了东成村脱贫攻坚中队,除了帮扶原番陈村委会的10户贫困户外,还增加了东成村的6户,希望她务实的工作作风能实实在在地帮助更多的贫困户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贫困户李延绪于2019年8月完成危房改造,并入住安全的新平房,但却迟迟不愿拆除旧房,不仅如此,一家人还总是在旧房中进进出出,破旧的老房不仅危险还影响周边的环境。林琳多次入户都未能做通思想工作,看着李延绪家中三个年幼的孩子在破旧的危房内午休和嬉戏,她内心十分忧虑,最终决定从孩子入手开展思想工作,连续几日下午林琳都在村里等着几个孩子放学,带着零食和他们做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与他们聊天,讲解在危房中玩耍的危险性,劝他们不要再到危房里玩耍并引导他们说服父母尽快拆旧房。持续做了2个月的思想工作后,10月再次来到李延绪家时,他改变了守旧思想,主动请求村委帮忙拆除了旧房。
同样是贫困户的吴子扬,因患有癫痫,家中妻子带着三个幼子,无固定经济收入,身体的疼痛和精神压力一度让作为家庭支柱的吴子扬崩溃,这样的贫困户家庭让林琳感到忧心,她主动同镇政府包点领导交流沟通,得知镇里将组建保洁环卫队后立即联系协调分管卫生的镇领导,为吴子扬的妻子争取保洁员一职(每月基本工资1800元),另外还帮助吴子扬申请了公益性岗位(每月1000元),为该家庭实现了稳定就业。现在吴子扬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较之前有了很大好转,除了完成公益性岗位工作之余还开始在村里接电工零活,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信心。
坚持做好扶贫工作的每一件小事
林琳不仅仅对贫困户用心,驻村的每一项工作,也都非常尽职尽责。
台风天时督促村干部关注和及时转移特困供养人员;在村里走访时,发现谁家中脏乱时就边教育边抓起扫帚帮忙收拾;发现贫困户用水不便时,主动帮助申请打井补贴解决问题;发现村中多名待业人员就业困难,就利用空余时间关注就业招聘信息,并利用微信及时推送给村中待业人员……村里的大事小情在林琳心里都是同样重要的工作。从小在城里长大的林琳,说起本地方言来还有点困难,但她还是赖着脸皮开启“方言+普通话”模式与村民沟通,时常可以在村口和农户家里看到她与老人家们“你一句儋州方言来,我一句普通话去”的交流,开朗的她还常打趣调侃村民说她这是在普及普通话。
驻村三个年头,林琳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是时时刻刻将群众放在心上,了解群众疾苦、认真钻研业务、研究政策,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凭着一腔热情,奋战在扶贫一线,用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用真情实意的行动帮助着每一个贫困户,用真挚善良的爱心连接起驻村中队和群众的心。扶贫路上,她就是村里老人家和村干部口中的“小林女”,是一朵充满阳光的“向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