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民进艺苑>文学作品>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郄朝晖:齐心协力 共创辉煌

发布时间:2021-06-15     来源:

放大

缩小

  20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整整100周岁了。在这一个世纪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伟大祖国发生了巨变,从原来落后、贫穷大跨步地走向富足、强大,在工业、农业和军事等诸多方面都创造了令全世界震惊的成就,赢得全世界的瞩目和尊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美满。

  新中国的崛起和突飞猛进是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团结奋斗的伟大成就。虽然这一个100年的时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显得十分的短暂,但是,回想起这“短短100年”的时间里,新中国每一点的进步确实是来之不易和弥足珍贵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在建设、改革和发展中创立了流芳百世的丰功伟绩。这种脚踏实地的点点滴滴的成就积累必将在历史发展的记录中,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记。

  中国民主促进会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爱国、民主、团结、求实的优良传统,按照“有思有行、集智聚力、顺势而为、开拓创新”的工作方针,大力推进学习型参政党建设,有序推进会内民主。民进会员主要是从事教育、文化、出版以及科技等其他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尤其在教育方面,大家积极参与教育立法,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等方面建言献策。

  作为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我来说,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我身为共产党员,同时也是民进会员,更是肩负着共产党员和民进会员的双重光荣任务。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这些年中,我始终都非常关心学生的思想教育,常常切合时机地运用鲜活的实例来教育学生,思想教育已经融于我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我坚信:学生的优秀思想是关乎着国家未来的兴盛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我有责任为新中国的发展和建设培育优秀人才。

  首先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这个最基本的思想情感最能引导学生正确的成长方向。结合新冠疫情发生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出现的种种事情,多次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思考,对比中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对待人民利益的态度和做法,适时运用学生可见、可闻的大量鲜活的实例,及时开展他们能够体会和理解的爱国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更加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为保卫祖国边疆而牺牲的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是新时代的英雄,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军人为了万家灯火、为了国泰民安,以自己血肉之躯牺牲和奉献,使得伟大祖国的山河领土完整、坚固和美好。在和平年代,在生活越来越舒适和安逸的年代,让学生也要看到中国军人所作出的伟大奉献。当看到军人奋不顾身地挺身而出时,当看到牺牲时不满19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时,怎么能不感动,怎么不更加热爱祖国,更加热爱子弟兵呢?我的感动能够带领学生感动,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中国军人是在用青春、鲜血乃至生命,誓死捍卫和守护祖国山河。学生身边有英雄、有榜样,我不能让英雄的血白流,他们同样是引导学生思想和行为进步的旗帜。战士前方流血牺牲,后方的学生在情感和行动上要有担当和行动。我用激情感染学生,使学生时时刻刻能够体验到祖国的生机和温暖,并对祖国心怀更加的热爱和充满信心。这样的美好的情感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我是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保卫者,让学生从小知道社会主义优越性不是空话,而是实实在在体现在他们以及周围人的身上。祖国强大繁盛是他们未来的责任,也是他们未来生活美满的基础。育人在先在重,学习知识和本领就有方向和动力。我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并且将个人的未来和祖国的未来融为一体。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关键。学生在教师真心关心和循循善诱的教导下,在各方面都健康成长。在关心、爱护学生思想的同时,传道授业、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想和态度对待学业。学生在学校里不仅学习知识和本领,也会认识社会,逐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师有责任也必须有能力教导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高尚的人。所以,我在基础教育中更是融入优良人格教育和培养。我对学生的要求很高,要求他们既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正确思想方向,又要有坚定的人格品质和优质的意志能力。严师出高徒,对学生的严格就是对学生的爱护。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教育中,激发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充满信心,引导学生不断增长自尊心,并勇敢地挑战和完善自己。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坚守并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做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仅表现在言语上,也表现在行动上。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更有巨大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我始终认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从教多年来,我将自身的发展和祖国的发展融合在一起,每时每刻都牢记自己的责任,努力为教育事业奋斗。

  (作者系北京民进会员、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中学高级老师)

作者:郄朝晖     责任编辑:张禹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