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民进艺苑>文学作品

沈力匀:“千年万亩古茶林”朗朗读书声

发布时间:2021-06-21     来源:

放大

缩小

  在多山的云南,与梅里雪山、高黎贡山、玉龙雪山等相比,位于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景迈山不算高、也不算大,原本在国内外不太为人知道,但是近年来却声名鹊起。

  原因何在?因为景迈山有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茶林,还有淳朴善良的傣族、布朗族、佤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

  景迈山古茶林,也被称为“千年万亩古茶林”。2003年,中国科学院“澜沧景迈千年万亩古茶林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研究认为,景迈山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2012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和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公布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2013年5月,在第五届世界茶业大会上,普洱市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茶源”的称号,其标志着普洱作为世界茶源的地位得到了全球的公认。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已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2022年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目前排在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第一梯队。

  景迈山下的景迈村辖八个自然村寨,有770户人家,3313人。居住有傣、哈尼、汉、佤等多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数为3136人,占总人口数的94.6%,其中傣族有2682人,占总人口数的80.95%。自古以来,傣族就是景迈村的世居民族,具有古老的民族文化。

  澜沧县惠民镇景迈村小学座落在“千年万亩古茶林”内,被郁郁葱葱、四周茂密的茶林环抱。其办校历史悠久,创建于1937年春,是惠民镇境内办学最早的小学校,1965年曾创立澜沧县第一所孤儿院(景迈红卫小学),1971年至1982年设立糯福乡景迈附属中学,2006年由景迈山5个校点撤并为景迈村小学,集中办学,也是国家“十三五”规划长期保留学校。截止2021年,景迈村小学共有学生60人,有4个教学班,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5人。为了解决乡村贫困户上幼儿园难的问题,政府决定把乡镇办学力量集中到村里来。2020年,澜沧县全县实行“一村一育”政策,3~5岁适龄儿童都要进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基于此,景迈村小学2021年开办了茶香幼儿园,幼儿园目前开设一个班,园内幼儿总人数为52人。

  学校办学以来,主要以搜集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歌舞,宣传本地乡土人情为己任,鼓励幼儿和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己的民族。近些年还积极配合国家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通过“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的方式,向村寨的村民宣传民族文化,讲解科技知识,树立村民文化“自珍”的意识。

  据校长岩温宝介绍,景迈山小学办学体制为1~4年级,5年级的学生就要转到镇上学习,学生(包括小学生和幼儿园学生)都实行住校制,周末才回家。近两年来,由于快速发展的茶叶经济的带动,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了,对教育重视程度亦相应提高。按照正常入学程序,每个适龄儿童都应当遵从按户口到所属片区就读,但教育资源失衡导致所有家长都挤破了头将孩子直接送入镇上或县城读书,以期接受更好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县城的中小学规模大大超出正常班制,乡村学校的规模却一缩再缩。景迈村小学的学生人数由最多时候的200人下降至现在的60人,现在又混杂办起了幼儿园,师资和设施严重不足。虽然学校每年都开教学宣讲会,号召村里家长将孩子送到小学就读,但是村里的适龄学生家长并没有采纳,他们追求的是现代教育,希望孩子能和城里孩子一样学好数理化,将来接受高等教育。其实,景迈村小学的教育质量并不比县城学校差很多。教导处主任夏依勐通过追踪一些本地毕业和城里毕业的学生发现,在本村上学的学生学习成绩都不错,后劲十足,人格各方面养成也比较健全。夏老师认为,出外读书不见得更好。首先,外出读书,每年将产生3万~5万元费用,这笔费用会加大家庭经济的负担;其次,家庭中一个家长需要到城里陪读,也会造成了夫妻分居、家庭矛盾增多,而没有家长陪读的学生,由于年纪太小,很容易养成不良习惯;第三,村里的孩子从小离开家乡,本民族文化的根基从此就断了,以后想再延续就很难。

  “世界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是指具有超越国界的独特性的文化和(或)自然意义,对人类现在及未来子孙后代都普遍重要。永久保护这些遗产对整个国际社会都是极为重要的。”(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2005)

  在景迈山,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往往以先祖遗训、“老人言”这样的方式流传下来,形成一句句金句谨言,口口相传于历代村民之中。景迈山各民族先民具有非同一般的前瞻性忧患意识,在景迈山传统的乡规民约中,主要是针对保护茶树、古茶林进行的一系列约定,他们对生计来源、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经世代相传,已深入人心,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如,布朗族首领(茶祖)帕哎冷曾在临终前留下遗训,告诉后人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茶树”。而在每年的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时,村民们会聚集在佛寺听经,村寨里德高望重的长者在念诵经文的过程中,还会总结村寨中一年中的大事小情,告诫人们不要做违反祖先遗训、违反道德规范的事情,近年来还会特别鼓励村民对“申遗区”内的传统建筑加以保护。其中,景迈村小学作为全村唯一的文化中心,也承担着引导村民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学校编制了“景迈山遗产保护学习手册”,发放给村民,人手一本。

  乡村基础教育关系着乡村的发展和走向,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阵地。当前乡村教育硬件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软件资源,如师资力量、教学质量、课程设置、办学特色等还未得到真正的提升。尤其是乡村教育的城市化取向,使乡村本土知识和民族文化逐渐萎缩,失去了其生存空间,也淡出了乡村学生们的视野。在景迈山这个多民族聚居地,民族语言教育的缺失,使得新生代少数民族学生基本不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甚至连本民族姓名的含义、村寨的寨心在哪里、自家屋顶上牛角代表什么,都不能很清晰地回答。和全国其他乡村不一样,目前景迈山依靠茶叶经济、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地的背景,当地百姓的生活变得富足起来,在外地读书的年轻一代(从中专到大学),无一例外全都返回到家乡,继承祖辈的茶山、经营茶叶生意。而在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并没有接受本民族的传统教育,导致这些返乡学生逐渐失去民族文化之根,民族精神出现荒漠化。其结果造成,这些乡村学生即使回到家乡,也融入不了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环境中。因此,即使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申遗成功,如何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扬古老世居民族人地和谐的智慧、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使“文化自觉”内化到每个景迈山人的内心深处,形成一种习惯,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根本。

  事实上,景迈村小学已经有了初步尝试,例如,学校通过建设民族文化学习角、课间学跳民族舞蹈、开设民族文化小课堂等对在校的孩子进行民族文化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在景迈村小学就聆听里一节别开生面、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学生和老师都身着民族服装,在课堂的PPT上出现的是村寨里熟悉的场景,在老师的提问中,学生们踊跃举手、积极抢答,用稚嫩的声音告诉全班同学,哪些是寨心,哪些是达寮,并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姓名、父母的姓名代表的意思。夏依勐老师还深情并茂地朗诵一首自己写的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景迈茶山

  美丽的景迈茶山风情万种

  她孕育了秀丽风光的自然景色

  这里有赏不完的景

  有采不完的茶

  听不完的歌

  舍不得的情

  一首傣歌(召糯腊仙糯腊)

  唱出了傣族人民的心声……”

  (沈力匀,民进中央出版与传媒工作委员会委员,科学出版社基础与服务分社社长,民进中科院基层委员会副主委)

作者:沈力匀     责任编辑:张禹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