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刊撷英>精品文章

望儿山的联想

发布时间:2017-11-01 来源:《吉林民进》2017年第3期

放大

缩小

  我与一位朋友来到盖州思拉堡镇农家院泡温泉,从熊岳下火车乘汽车行二里多,不远处平地孤零零一座小山,突兀拔地而起,仿佛山头上还立着一个人,在眺望远方。路标上指明那儿竟是望儿山。

  望儿山,让我一下子想到作家翻译家郑恩波写故乡的散文《情系望儿山》,而在那厚厚的《母恩难忘》大型纪念书中,我的《母亲那期盼的目光》一文与其毗邻,记忆尤深。我曾被其作品中有关望儿山那凄美的民间故事和作者对自己母亲的描写深深感动;故事说在很早以前,有位勤劳贤惠的寡母,靠纺织和农活供养儿子苦读,儿子学业有成,涉水爬山进京赶考,竟然途中乘船遇风浪沉落江中。母亲不知真情,年复一年登高望儿归,直到昏死在地上,化作一座巨石山。为纪念这位慈母,后人在山头修了一座藏式砖塔。远远望去,就像母亲立在山头远眺,望儿山以此获名。

  我俩到景区游览,山下是偌大的母亲湖,湖水清澈平静,一尘不染;踏着木板搭建得平整的湖岸,边走边欣赏,身边不时有景点观光车驶过。木制曲桥上还雕刻着许多民间故事画。湖的一侧有座高大的古装慈母塑像,背景墙上写着“慈母盼儿归”。在盛开的百花后面,就是可盘旋而上的望儿山了;山不高,岩石嶙峋裸露,倒像一座被雕塑的巨石。在游人中竟有一位抱着不足百天婴儿的年轻母亲,沿着石阶爬到山顶又返回,用袖口擦着汗水……

  此时,我不由得回忆起那是1949年3月,我还没到7岁,便随一位第一次见面的表叔到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县)北六十里的小镇去读书,一个月后父母才到,母亲在沈阳车站目送我那依依惜别的情景;我13岁在黄龙府县城读初中住宿,只有寒暑假半年才能回家,母亲每次开学前送我搭上马车的情景;还有我奔波十年,党中央和省地县为我文革错案彻底平反,工作调回长春取调令那天,那位临近退休的人事局孙局长,站在门口,她用一只手搭着“荫棚”遮着太阳强光,目送我离去时的情景……那眼神,那姿势,那心境,我仿佛看到了望儿山永久耸立的慈母了。

  同行的朋友已年近花甲,有个高才生的儿子,曾在省内教学质量最好的高中读书。可天有不测的风云,孩子竟然在高考前得了几乎不治之症;做了大手术,生命才保存下来。这意外的打击,让孩子患了抑郁症,加之夫妻又离异,几年来,他既当父亲,又当母亲,还要当心理医生……要想安抚儿子的心灵,首先要让自己精神过硬才行。因此,他只能把忧郁和苦闷埋在心里,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读书写诗,充实自己,战胜焦虑。在这半个月与儿子分离的日子,他每天不止两次以上给儿子打电话,问这问那,就像对几岁孩子一样,真可谓婆婆妈妈了……是啊,他要对孩子后半生操心到底呀。我深有感触地对他说,是不是还有座父亲的望儿山呢?

  回顾近代历史,多少为了求生存,求发展,下关东、走西口、闯南洋的青壮年;多少为了科技救国,留欧赴美的学子;多少为了革命和战争,抛家舍业的英豪;多少致力于国家科研保密领域,忠孝不能两全,事业不允许他们留在母亲身边的特殊人才;多少为了开发建设边疆,到遥远宁夏、青海、西藏、新疆等地支边的有为青年……他们不也是让牵肠挂肚的母亲,望眼欲穿地苦盼嘛。

  有多少慈母,伴随雪化冰消,春风杨柳,花开花落,春华秋实……窗外季节更替;或伴随阴雨连绵,大雪茫茫,漫漫长夜……流失的岁月增添了思念的愁绪、碾转反侧的失眠;年复一年,皱纹像起伏的群山,头发似初降白雪落荒原。

  从江西福建中央苏区,一批批工农子弟,跟随红军长征的英雄儿女,到爬冰卧雪的东北抗日联军;从陕甘宁晋察冀的抗日根据地的游击健儿,到抗日前线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战士;从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到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到百万雄师渡长江,直到解放海南岛的铁血男儿、不让须眉的女杰;从跨过鸭绿江埋骨异国他乡,到一次次血洒边疆的自卫反击战,及参与联合国维和部队……有多少母亲望眼欲穿地渴盼着英雄儿女凯旋而归。

  可又有多少慈母登高远望,望断长空雁迹,望穿林涛草浪,望尽海角天涯路;或倚门远眺,不思茶饭,望花了双眼,甚至失明;却只盼回了一张光荣的烈士证。有的盼望每一天,失望每一天,弥留之际,绝望地拍床呼唤;直到闭上双目,仍杳无音信,她们的儿女是为共和国献身的无名烈士!

  为了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近百年来,多少伟大的母亲,把自己的亲骨肉送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忍受离别的怀念,把盼儿归的期待化作对儿女有所作为的激励……

  母亲,我们永远报答不完您大海般的情怀;我们永远要做您期盼的忠于祖国的优秀儿女。

  (作者系吉林民进会员、吉林省社科院编审、中国作协会员)

作者:冯振翼     责任编辑:qichunlei
Copyright 1996 - 2014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