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浏览>开明视点

胡军:读者要努力直接进入阅读对象之中
与对象融成一片

发布时间:2020-04-21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微公号

放大

缩小

  【编者按】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一天的主题是读书,读书的好处自不必多说,读一本书,可以增加思想的厚度,还可以学习技能、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在这一日,我们应该让读书成为一种心灵的需要和精神的渴求。

  2020年的世界读书日,北京大学出版社邀请9位有影响力的学者介绍自己的私人读书方法,这9位学者分别是:胡军、欧丽娟、王笛、刘华杰、徐贲、张国刚、陈平、曹林和王涌,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他们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正能量,愿你站在精神的高原,能找到读书的终极目标。下面是胡军的读书方法。

领读人:胡军,民进会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哲学、知识论,中国现代思想史,中国现代知识论史。

  读书是通过文字来把握义理。但我们经常的做法却是死扣字眼,“死于句下”,忘却了文字背后的义理或文字试图表述的对象。

  其实,柏格森早在维特根斯坦之前就以一种十分明确的方式突出了直觉方法的重要性。他认为,概念的分析只能停留在事物的外围、现象,而不能洞察事物的本质。

  我们以阅读为例来理解什么是直觉。在阅读中,我们显然是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或概念式的认识之中。作家在其创作过程中也显然没有把文字或概念看作是其真正的目的。他的目的是要通过语言文字或概念来揭示出一定的境界或状态,帮助我们进入这一境界或状态之中。如果我们不能领会作家的企图,而只是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或概念的认识中,那么这显然是我们自己的过错,是对作家企图的真正误解。我们注意的是,语言文字或概念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手段。这正如中国古代思想家王弼所说的那样:“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他认为,言是得象的工具,象也只是得意的工具。言和象是得意的工具,故得到了意就应该抛弃言和象。如拘泥于物象,就会妨碍对义理的把握;如拘泥于语言,就会妨碍对于物象的表达。因此要想真正地把握住义理,就得忘象。如拘泥于语言文字或概念,那么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真正地进入境界或状态或义理之中。

  阅读时读者要努力直接进入阅读对象之中,与对象融成一片。一个优秀读者的注意力并不是仅仅投放在语言文字之上的,他是在不经意间或无意识地阅读语言文字时直接地进入作品的对象之中,与对象融和成一片。

作者:     责任编辑:zhangyu
Copyright 1996 - 2014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