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刊撷英>精品文章

世间再无赵朴老

发布时间:2017-11-07 来源:《民主》2017年第11期

放大

缩小

  厦门万石植物园碑林入口正中醒目位置,有一块大字摩崖石刻,上书“林壑幽美”,乃赵朴初先生晚年笔墨,字体褪去先生中岁东坡体的丰腴温厚,复归李邕《云麾将军碑》气清质实、寓奇变于规矩的瘦劲老辣。由此书法,大致可知先生书法的师承以及变化、发展。

  对于赵朴初先生书法,启功先生曾感叹曰:“朴翁擅八法(按:指书法),于古人好李泰和(唐代书法家李邕,字泰和,曾为北海太守,又称‘李北海’)、苏子瞻书,每日临池,未曾或辍,乃知八法功深,至无怪乎书韵语之罕得传为家宝者矣。”

  是的,赵朴初先生书法早年由北碑入手,纳碑入帖,基础扎实,胸腹学养深厚,又学李北海行书写碑之特出——“北海如象”,结体方正,骨力劲健,稳厚端庄,用笔涩多于疾。年岁见长,乃以帖学参入,学东坡较多。笔者以为,当代人中,朴老深得东坡之长:既继承东坡字形左秀右枯、丰而不肿、略微扁胖的特点,又书写着东坡特有的富丽深浑。人书俱老,先生更合以颜鲁公字体的雄健、宽博,并践行米南宫“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的用笔主张,最终形成了自己秀润拔俗、从容自在,圆融中见骨气,方正中带沉雄的赵氏书风。

  十五年前,晋祥老师动员笔者加入民进,当时自己的想法是,努力成为合格的民进一员,并尽可能为民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愿意加入民进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民进有那么多无比优秀的笔者所崇敬的先生:雷洁琼、贾祖璋、许嘉璐、贺友直……当然,怎么可能没有赵朴初先生?以他们为荣,以他们为榜样,愿意跟他们一样,成为民进一分子,正所谓:我以民进为自豪,我为民进添光彩。

  赵朴初先生不仅在民进,且在整个佛教界、文化界具有重要的地位。许多年前,笔者去云南鸡足山祝圣寺,甫入山门,赵朴初先生所题写的四个深蓝色行楷大字“祝圣禅寺”,在秋阳中映入眼帘,厚朴稳健,秀劲庄严,从容自在,似在默默护佑世间苍生。突然间,泪水滚滚而下,心中百样滋味,难以言说,唯叹因缘之不可思议——祝圣寺中,有笔者渴慕已久终得相见的虚云法师舍利塔,有着慈悲喜舍,静寂光明……突然间,天边飞来一只蓝色小鸟,安静站立在舍利塔上,它对着来者,睁着无邪的双眼,似也如同先生所题深蓝色大字,默默注视着人世间的沧海桑田。

  而后,又在多处多地见到赵朴初先生题字,但没有一个地方,能像祝圣寺几处题字那样,给笔者那么深那么深的触动。

  林散之先生曰:“赵朴老初涉碑学,体势较矮,肉较多;其后肉渐少,气渐收,力渐凝,变成较方较楷的一派。”是的,由万石植物园字体,可见此说不谬。

  先生写于1996年之条幅亦如是,不激不厉,诉说着先生对生命的理解,一生之坦荡无私:“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清空,旷达,悠远,字里字外,得东坡精神。可谓雷洁琼先生燕京大学之“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苏轼年谱》(赵朴初曾为孔凡礼所撰《苏轼年谱》题写书名),静静对着这先生所题温润丰腴的东坡体四字行书,想见先生举手投足间的高古浑朴、家学深养、大家风范……满怀私心地想:若是赵朴老还在世,可以请先生来为笔者的新书《苏轼:一樽还酹江月》题写封面么?

  朴老之后,世间无人题“苏轼”。

作者:吴梅影     责任编辑:qichunlei
Copyright 1996 - 2014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