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见闻之大学教育
3月21日,我们全体汉语教师参加了亚欧大学2019年的毕业典礼。由于没有我们所教的汉语系毕业生,我们被邀请出席似乎只是礼节性的充当一下人数。毕业典礼在两周前就通知了,说如果有不能参加的要提前两周请假,而且特别强调说柬埔寨的洪森总理将出席本次典礼,安检会非常严格。大概都想亲眼目睹总理本人的风采,我们没有一个老师请假。
那天早上我五点起床,洗漱之后,带了两包饼干和一杯热牛奶,匆忙向学校走去。听志愿者老师说,她们四点半就起来做早餐,吃过饭来的。因为通知的老师也不了解具体程序,联想到柬埔寨人拖延的习惯,我们还是首先不能亏待了自己的肚子。5点半时,天已经放亮,走在大街上偶尔能看见早起散步的老年人。这是一天中最最凉爽的时刻,晨风拂面,但没有一丝寒意。往日熙熙攘攘的马路,此时安安静静,但不冷清。两边的住户已经开始清扫自家的庭院和门前,学校门口聚集了一群跳广场舞的大妈。五点五十分,我们按时在学校门口集合出发。十四位老师,开了四辆车。这个时候不会堵车,大约二十分钟便来到了独立纪念碑附近的国家教育学院。此时,大街上的人流多了起来,从我们所站的角度来看,太阳正偎依着独立碑不远处的一个佛教建筑,从东方的雾霭中缓缓升起。我们惊呼着赶紧拍下这美丽壮观的景色。
停车花了我们大约二十分钟的时间,找停车位在金边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领票步入了校园,只见正对着门口安放了一台X光安检设备,我们将随身所带的小包和手机放到小框里,过一下扫描机,(也没有扫描全身)就过来了。进来后所见的是正在建设中的高大建筑,前面黄色的低矮小礼堂,大概就是今天的会场了,我们猜测着。看见身着毕业服的毕业生在一个写有纪念标志的牌子前合影留念,我们也趁机来了几张合影照。果然,我们随着人流进入了那个低矮的礼堂,室内冷气十。参加典礼的人都是西装革履,或是套着厚厚的毕业服。据说每年亚欧大学都有一千多名学士、硕士和博士毕业,但是从毕业礼服的颜色上,我们看不出这三种学位的区别,都是藏蓝色加黄色。 后来仔细观察,才发现是设计上有区别。亚欧大学也没有给我们安排翻译,因为语言不通,我们只好坐下来翻看着手机。
我查找了与柬埔寨大学教育有关的资料,有一点与众不同之处,让人心生诧异,那就是半日制教育体系。我们知道,从小学起,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都实行全日制教育,虽然我国的大学有夜校、电大、函授等作为成人继续教育的模式,虽然学历上得到认可,但是涉及到找工作时,正规的全日制教育学历还是要优先考虑的。柬埔寨这个国家,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都实行半日制教育,这是由于历史上校舍紧张等因素决定的。从资料中看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柬埔寨柬文学校从2007开始要全面推行全日制教育,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至今都没有改变。试想一下,经过半日制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怎么和其他国家的教育接轨呢?对家庭条件优越的小学和中学生来说,半日制教育也给他们提供了学习外语和其他才艺的机会。柬文学校是免费的,其他的学习就类似于国内的课外辅导班,是需要缴费的。除了蒸蒸日上的华文学校外,金边的国际学校越来越多,在那里实行的是全日制教育课程,学生的学习以英语为主。到了大学阶段,半日制意味着学生可以去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了。所以,我晚上班的学生,常常是全天上班,晚上来不及吃饭就饿着肚子来上课。有时候遇到工作上需要加班或者出差,也会优先考虑工作而向学校(其实就是和老师或者考勤的班长说一声,假条后补。只要出勤率达到40%,就有资格参加考试,即使不来上课,只要交钱,就会给你多次补考的机会。因此,这种大学教育显得极不严肃和正规。当然,家庭优越的学生也可以不工作,同时就读于两所大学,拿两个专业的文凭。而这样的学生占极少数。
半日制的班级分类一般是:上午班,下午班,晚上班和周末班。小学,中学和大学都是如此。我们孔子学院的一位老师,在暹粒高中汉语教学点,她说,母亲和孩子一起来学校,一起学习汉语的现象,在这里都不足为奇。我们亚欧大学中文系是金边最大的汉语教学点,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大三时,就被聘请为亚欧大学汉语培训班(非中文系学历)的老师,他们一边在亚欧大学学习汉语,一边做汉语培训班的老师。除此之外,也有的学生已经开始在社会上做起了汉语家教的工作。可见,汉语学习给个人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立竿见影的。
每年一度的中国孔子学院全额奖学金为柬埔寨学习汉语的学生提供了继续去中国深造的机会,但是每一年都需要我们老师在班级里大力宣讲,并且帮助他们在网上从头到尾的关注申请发展事态,直到他们收到去中国留学的通知书。即便如此,还是有一部分成绩好学生不愿意去中国留学。在我所教的二年级晚上班,有一个在中国公司供职的姑娘,因为经常和中国人一起共事,她的汉语学得就快。我问她为什么不申请去中国留学?走出柬埔寨去看看外边的世界不更好吗?她却说不舍得放弃目前满意的工作,也不想离家人,现在的生活就挺好。(换在国内,有这么好的机会,大学生们一定在拼命的学习考留学的资格证,但是柬埔寨人却不这么看。)与拿学历、继续深造相比,他们更重视眼前的收入问题。所以,在孔院众多的奖学金申请类别中,我们亚欧大学的学生都清一色的选择一学年研修。按理来说,留学一年后要回到亚欧大学,继续读书才能拿到毕业证的。实际上留学回来的学生几乎很少再回到亚欧了,据说他们回来后就不在乎亚欧文凭,大多数选择了高薪的工作。申请在中国读硕士和博士奖学金项目似乎无人问津。记得二月份,华东师范大学代表团来孔院访问,特意到亚欧大学与我们的老师座谈,他们一来想对奖学金申请者宣讲一下自己的大学,二来想在金边的大学做一个汉语硕士课程合作项目。在交谈中,她也对柬埔寨人的短视行为表示担忧,并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可不可以通过2+2或者3+1的合作项目改变他们对教育的短时行为呢?我们可否挑选出非汉语专业的学生,采用全日制的教学方式,(上午专业课,下午汉语课)培养一批既懂专业,又懂汉语的人才呢?亚欧大学外语系的主任披索儿说,我会向我们的校长转达这个想法,他表示3+1的项目有可行性。我们提醒说,要考虑学生实际的经济收支能力,毕竟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是少数。
大约在八点半,洪森总理在台前就坐后,毕业典礼就开始。他发表了三十分钟的脱稿演讲,虽然听不懂,也能从他声情并茂的表情中看出他在娓娓道来某个道理。但是主席上下的观众都没有应和声,全场只笑了一次。正巧我的一个学生坐在我后面,他今年刚刚入职了亚欧大学的教职工,所以来参加这个毕业典礼,我让他给我翻译了几句演讲内容,他说洪森讲“一个家庭的夫妻要互相了解和理解才能不吵架,我们国家靠自己,不如靠别人。”旁边的中国老师立刻产生疑惑,说:“是不是应该倒过来说呢?我们都说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啊!”至今我也没弄明白,究竟是翻译的学生汉语水平有限呢?还是洪森真的就是那个本意。
演讲完毕,他为优秀的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并合影留念。我环顾四周,看见只有一种黄色和藏蓝色相配的毕业长袍,分不清他们究竟是学士还是硕士或者博士。洪森离场后,毕业典礼并没有结束,但是通知说我们也可以离开了。一看表,九点半。因为参加毕业典礼,那天上午班和下午班所有的学生停课,难得出来了,年轻的老师们都想去永旺1(金边最大的日本人开的超市)看电影、购物、吃大餐。我则决定回家补觉,准备晚上五点半晚上班的课程。
本以为洪森总理的出席是给足了亚欧大学的面子,我们也有缘一瞻其容。然而在回来的路上听我的学生说,他每年都会出席亚欧大学的毕业典礼,而且其他的大学也要去的。“在毕业季,那他岂不是太忙了?”我问道。“是的,他就是很忙” ,学生回答说。可见,洪森总理对柬埔寨的教育事业是如此的重视和关注,但是教科文组织督促其实行的全日制教育体系,为什么至今都没有推行呢?回来的路上,我一直思索着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