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刊撷英>精品文章

清明忆母

发布时间:2019-08-09 来源:《广东民进》2019年第1期

放大

缩小

  母亲离开我们已有二十多年了,记得那是1993年的春天,刚过完春节后回到学校,上班的第二天就接到老家大哥的电报说母亲走了,带着她那不舍和眷念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母亲姓黄,名梅秀,出生在梅县隆文镇山旮旯的檀树岗村,家境贫寒的她出生后不久就被送给松源宝坑麻地村的一户翁姓人家,在那里长大。由于没有在檀树岗村生活,母亲和出生地的兄弟姐妹没有多少情感,很少往来;印象中我只跟随母亲去过一次檀树岗村“长妹家”(客家话谐音,为“回娘家”的意思);可对养育她的母亲和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感情很好,每年农历八月十三宝坑麻地村“过月半”时,母亲都会带上我到舅舅家去探望外婆,外婆是一位慈详的老人,每次见到母亲的到来都很高兴,笑容也很甜美。

  母亲生育有六位子女,由于家里穷和医疗水平的落后,其中一个儿子早年夭折;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们五兄妹拉扯大。我排行最小,两位哥哥都已成家了我还在读小学,也许是兄妹排行最小的缘故,母亲特别疼爱我,老家有句谚语叫“爷恤大,哀恤满,阿婆恤个腰中间”(客家话谐音,意为爸爸疼爱大儿子,妈妈疼爱小儿子,奶奶疼爱中间的孙子)。母亲的性格比较内向,言语不多,不懂得用大道理来教育和引导我,只能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来教训我。小时候在同村的同龄人之中,我算是比较调皮的一个孩子,时不时与别的孩子打架搞事。记得有一次与上下屋的小孩互掷石头,我用石块把一个小学同学的额头砸伤了,血流满面;他的妈妈领着他来到我家投诉,气得母亲满面通红,抓住我不由分说地拿取插在墙上准备好的竹鞭往我身上就是一阵毒打;并当面向对方家长赔理道歉,还拿出家中仅有的两个鸡蛋来安抚对方才算了结此事。俗话说“打在儿身上,痛在母心里”,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成长过程中记不清被母亲打过多少回了,小时候我的表现着实让母亲伤透了心,让她有恨铁不成钢的气愤与无奈。

  母亲没有文化,没有上过一天学堂,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也许是因为自已没有文化给生活带来了很多苦楚,懂得知识能改变命运的道理,不想让我留在她身边务农,对我寄予了厚望,希望我长大后能成为“文化人”。虽然家境贫穷,但为了我的前途,省吃俭用倾其所有支持我外出到几十公里的松口中学读高中。曾记得有一次周末回家返校,临行前母亲把我叫到房间,从衣柜里面拿出一个捆了又捆的小布包,从布包里掏出十几块钱塞到我手里,叮嘱我在学校里要加点营养,不要饿坏了身体,并说这是两位姐姐给她的零花钱舍不得花,积攒下来给我读书。随后送我到大门外的禾坪边,望着儿子渐渐远去的背影久久不肯离去,当我走出两百多米远再回头张望时,母亲依然还在寒风中站立在那里,那一刻的情景让我感动得泪流满面,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才对得起母亲的养育之恩。

  母亲对家人关心备至,爱家人胜过爱自己,默默的无私奉献。小时候家里穷,每逢圩日,父亲会从集市上“割转”(客家话,为“买回”意思)一、两斤猪肉,煎取猪油后煮红粬汤给家人加菜,一家十几口人,母亲每次分猪肉汤的时候总是把猪肉分给奶奶、父亲、媳妇与子女,自己仅仅留下一点点红粬汤喝而已。母亲一辈子做得辛苦,吃得很差,从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为了省钱,有病也很少看医生,只用田野中的青草药应付一下,默默地承受着生活中的一切不幸,以至于四十多岁时就患病中风偏瘫,一病就是二十多年。现在回想起来母亲为我们五兄妹的成长不知操了多少心,吃了多少苦,我真的无法想象,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母亲能够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走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从来没有见过“大世面”的母亲,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去过梅县城里,您甚至连飞机火车长得啥模样都不知道,为了子女,却一辈子无怨无悔。作为儿子,我深知您为了抚育我们成长所承受的痛苦与不幸,等我们长大后工作了,想回报孝敬您老人家的时候,您却撇下了我们,不给我们机会,留给我们“欲孝无亲”的人生遗憾。唯有每年的初春扫墓时跪拜在您的坟前,悲痛泪千行!这也成了我们兄弟姐妹永远的心痛。

  在我心中,母亲的一生平凡而伟大,她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自强自立、常常起早摸黑不知疲倦地干活。天还没亮就上山砍柴火,白天在生产队干农活,傍晚还要到自家的菜地施肥种菜;她曾经是生产队的副队长,田间地头的农活,如插秧播种、犁钯辘轴(客家话谐音,为三种农耕工具)样样精通,是生产队出了名劳动能手。印象中的客家男人普遍比较懒,父亲也不例外,自我懂事的时候开始,就没有见过父亲下地干过农活、上山砍柴和洗衣服之类的家务劳动,这些活几乎全由母亲一个人包揽,家里家外全靠她打理操持,直到两位哥哥娶了媳妇和两位姐姐慢慢长大了能够分担一些家务,母亲才轻松一点点。

  母亲啊!您那优良品德深深地影响着我,给我做出了示范和榜样,时刻激励着我在人生低谷时要勇敢地坚持下去,面对困难与挫折时激励着我砥砺前行。

  母亲走了!真的走了!可二十多年来我还常常记挂着您,想起您的养育之恩,想起您那无私的母爱,想起您那慈祥的笑脸和您那宽厚温暖的怀抱,泪水依然会模糊了我的双眼!母亲啊!您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安息吧!我敬爱的母亲!据说天堂里没有病痛、没有苦难、没有纷争也没有烦恼,愿您老人家在通往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

作者:王维刚     责任编辑:qichunlei
Copyright 1996 - 2014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