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刊撷英>精品文章

人间情味

发布时间:2019-09-30 来源:《辽宁民进》2019年第2期

放大

缩小

  能在博物馆里看到自己喜爱的专题展览,靠缘分。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浙江省博物馆的丰子恺漫画展“人间情味”来到沈阳,我带着暑假的外女、侄女参观了两遍。原想她们不一定喜欢,没想到两个女孩子用手机拍个不停,颇有心得。她们拍“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那是丰子恺的漫画成名作;拍“春日游,杏花插满头”、“前程远大”……一幅幅诗趣盎然、恬淡美好的画作,让她们流连忘返。

  回家翻出丰子恺散文集。首先找出被收入中学课本中的几篇,然后一篇篇读下去,真是爱不释手,特别是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缘缘堂续笔》集,是丰子恺于“文革”期间,利用凌晨时分悄悄写的。无论写人物还是写故事,如同他的漫画,简单几笔,勾出人生的况味,隽永、从容而深厚,看不出身处逆境,倒比之前的作品还安适。

  在《暂时脱离尘世》一篇中,丰子恺说“夏目漱石真是一个最像人的人”,所以他“常常怀念夏目漱石”,夏目漱石说过:“我所喜爱的诗,不是鼓吹世俗人情的东西,是放弃俗念,使心地暂时脱离尘世的诗。”这正是丰子恺的艺术理想,他的文和画,让人有暂时脱离尘世之感。如《吃酒》中描写了“几种情境”,其中一种情境,作者见于西湖之畔。当时他家居无事,常闲坐岸边,看湖光山色。“每见一中年男子,蹲在岸上,向湖边垂钓。”那男子钓的不是鱼,而是虾。钓得三四只虾,就起身走了,并不多钓。进了酒店,“叫一斤酒,却不叫菜,取出瓶子来,用钓丝缚住了这三四只虾,拿到酒保烫酒的开水中去浸一下,不久取出,虾已经变成红色了,他向酒保要一碟酱油,就用虾下酒……此人自得其乐,甚可赞佩。”

  一篇篇短文,行云流水,悲欢离合,俱是有情人生。

  丰子恺出生时,他的母亲已生了六个女儿,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丰子恺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

  丰子恺早年曾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后来,李叔同出家成为弘一法师。也是因为这样的缘分,才有著名的《护生画集》。画集分六集,共450幅,从1929年开始创作,到1979年最后一集在香港印行,前后历时半个世纪。一幅画配一幅字。丰子恺画,弘一法师等人配字。书与画、人与自然,和谐一体。题材有的来自古诗句,有的是笔记小说《搜神记》《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等等,有的是作者自己创作的,羔羊跪乳,大雁忠贞,狗通人性……草木山川、猛兽鱼虫,皆怡然自得。

  《护生画集》是一本传世的巨著。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在第一集序言中说,护生的目的,实为护心,是在“杀机方炽,人怀怨害”的社会里,以画说法,去除人的残忍心,长养慈悲心,然后拿此心来待人处世。丰子恺也在多篇文章中,嘱读者切勿拘泥字面,把杀生和吃肉对立起来。但天生万物,一花一蝶都是有情的,护生不是护它们,而是通过它们,培养自己的慈悲心。

作者:赵丽杰     责任编辑:qichunlei
Copyright 1996 - 2014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