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井冈山
(一)
七十年代初,我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学了一首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喜欢那欢快的节奏,想象井冈山的红米饭南瓜汤,肯定很香甜吧;老师说毛委员后来就是毛主席,我们热爱毛委员。后来很喜爱《十送红军》,一听到那优美的旋律,依依惜别的场面就浮于脑海:井冈山的父老乡亲送别红军,过了五斗江,从此,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军民鱼水情义深啊!我们向往井冈山。
中学课本里学到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同学们为“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英勇红军而自豪,为“黄洋界上炮声隆,报到敌军宵遁”的战果而兴高采烈;学了毛主席《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我们赞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凌云之志,击赏主席“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博大胸怀、人类理想;更欣赏毛主席的诗词,超越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有如李白的浪漫。我们向往险峻的黄洋界神奇的井冈山。
(二)
2019年春天,在环县政协的统一组织下,带着久有的向往,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终于来到了井冈山。4月22日早晨,一到井冈山麓,就迎来了一阵轻风细雨,沾衣能湿,拂面不寒,大概是友好的井冈山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接风洗尘吧!
啊,我们终于见到了您——井冈山!
四月的井冈山真是绿山清水啊!有道是: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井冈山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毛竹最多,修直挺拔,还有松柏杉木参差其间,翠竹绿杉,重重叠叠,修竹茂林,遮天蔽日。时将立夏,并无酷热,常降雨水,气候宜人。井冈山地貌造型依其特点,多以井、坪名之,中间一块低地四周群峰环绕曰井,一面低地一面诸峰半围曰坪,如大小五井,茨坪茅坪。
造化钟神秀。大自然的钟情造化,五百里井冈林海苍茫,横无际涯,千峰竞秀,雄奇险峻,万壑争流,飞瀑流泉,林壑掩映,泉流幽深。现在正值春天,群山叠翠,郁郁葱葱,杜鹃花开,艳丽多姿,尽显秀美景色。
啊!峥嵘壮美的井冈山!
(三)
“每一个壮美的名山,都有一个故事,在所有壮美的山里,井冈山最美”,井冈山人爱这么自豪地说。那井冈山的故事是什么呢?
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怀着肃穆的心情寻访遗迹,重温历史。我们到了险峻的黄洋界红军哨口感受当年保卫战的激烈;到茅坪追寻八角楼的灯光;到革命家曾志墓、小井红军烈士墓、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凭吊先烈、敬献花圈。参观茨坪革命旧址、革命博物馆、小井红军医院。参观朱毛会师的龙江书院,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我们参与体验式教学、现场教学,聆听井冈历史、先烈故事,聆听革命英烈嫡亲后代访谈,用心感受这一段峥嵘岁月。
原来这里有太多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啊!
八角楼一根灯芯的微光下,毛主席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芒万丈的著作。八角楼的灯光是微弱的,它却照亮了中国革命成功的道路;朱毛下山挑粮走的是羊肠小道,工农红军走的井冈山小路崎岖蜿蜒,却走出了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
在小井红军医院旧址旁的一颗松树下,几乎平凡得连坟冢都找不到的地方,却安放的是一代革命家的伟大灵魂,革命家曾志走完了八十七年的风雨历程,魂归井冈山。“您所奉献的远远超过一个女人,您所给予的远远超过一个母亲!”,女儿写给一代伟大母亲的这句话,朴素而富有内涵。
革命烈士袁文才、王佐1927年10月迎接毛主席率领的工农革命军走上井冈山,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岁月里他们跟随毛主席,不畏艰险,出生入死,英勇奋战。革命家曾志女士1928年4月上井冈山,和红军战士一起砍木头、剥杉树皮盖起了红军医院,她还参加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现在这三位英烈的嫡亲孙辈们有工人、农民,教师、护林员,作为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他们热爱井冈山、建设井冈山,还为五湖四海慕名而来的学习团队、访客讲述着祖辈的故事,把井冈山的精神代代相传。
老红军江志华的孙女江满风,她是电视连续剧《井冈山》主题曲《红军阿哥你慢慢走》的原唱,多次参加《星光大道》《快乐大本营》等电视节目的录制,但她淡薄名利,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她毅然拒绝了巨额报酬和清闲工作,仍然做龙潭景区的一名环卫工人,普通的像汪洋里的一滴水。她就喜欢在歌声中寻觅爷爷的精神之魂,寒来暑往,她以客家腔调为一波又一波学习团队、游客唱着让人荡气回肠的山歌、红歌。
井冈山的故事讲不完,是啊!革命英烈刘仁堪、伍若兰,老革命家何长工,还有许许多多留下姓名的和没留下姓名的革命先烈,他们为了革命成功、为了人民幸福,献出了一切,甚至生命。井冈山的故事就是红色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井冈山的故事就是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
井冈山之美,美在它的灵魂!那坚定不移的信念、不屈不挠的个性、红色革命的基因,中国革命的摇篮。
(四)
朱德总司令在井冈山题写了“天下第一山”,是的,井冈山是中国第一座具有高贵革命灵魂的名山。井冈山的革命事迹和优良传统是中国人民永远的精神丰碑。
井冈山的灵魂就是坚定的信念。那是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坚信抢杆子里面出政权,坚信伟大的革命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这个信念是刘仁堪烈士用被敌人割下舌头流到脚趾上的血写的“革命成功万岁”;是女英雄伍若兰烈士受尽酷刑却坚贞不屈,誓死如归;是革命家曾志"开怀天下事,不言身与家",为了革命献出了自己一切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仰!
在井冈山的岁月里,每人每天五分钱的伙食;三根灯芯的灯,毛主席却只点着一根;著名的朱德的扁担,是跟士兵们一同下山挑粮用的……,当年就是这样一支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军队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官兵平等、不屈不挠的作风,是当年红军克敌制胜的传家宝。
中国革命的道路在马列主义著作中找不到,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五百里井冈山的战火硝烟中、在茅坪八角楼的灯光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新路。这条井冈山的道路就是敢为天下先,创建新中国。
啊,井冈山的杜鹃花儿为什么这么鲜艳,井冈山的毛竹松杉为什么这么青翠,原来是浸染着烈士的献血,熔铸了坚定的信念!
来到井冈山寻访遗迹、缅怀先烈、重温历史的每一个中国人,一定会铭记这段历史吧,如果忘记了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时光匆匆,我们要离别美丽的井冈山了,杜鹃花灿烂绽放、含笑话别;挺拔修长的翠竹,在轻风里弯下了腰、挥手致意。井冈山的杜鹃呀,请别洒下离别的泪;井冈山的翠竹呀,请别举痛了挥别的双臂,我们还要再来的……
(作者系甘肃环县一中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