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汉字
这两年,因为做自媒体,写了不少数量的文章,尤其是关于书法方面的文章。再加上自己对书法艺术也是特别的热爱,砚边临帖读帖也有二十多年了,因此,几乎每一天,我都在感受着古老书法艺术的深厚魅力,经常被一幅幅经典书法作品所震撼,所撞击,所迷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我们国家的文化,是以汉字为主要载体的。
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这是我们关于汉字诞生的神话。我愿意相信这是真实的,是确凿的,我们神奇、古老的汉字,就应该拥有这么一个神话的开端。
汉字从形成到现在,至少已有四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在这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汉字形体也经历了甲骨文、金文(或称钟鼎文)、籀文(或称大篆)、小篆、隶书,直到楷书、行书、草书等演变过程,由繁到简,符号性越来越强。汉字虽然古老,却有着无尽的生命力,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
汉字,亲切的方块字,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学习它们,认识它们,书写它们。谁会忘记呢?当年,端坐在课桌前,我们的小手握着铅笔,在绿色的田字格里写下一个个稚拙的汉字。长大了后,才算真正懂得了它们,懂得了它们的丰富内涵,懂得了它们的博大精深,懂得了它们的神奇与瑰丽。它们在我的心里,也愈益散发着古老的魅力。
从最古老的甲骨文、金文,到隶书、章草、行书、今草,再到魏碑、唐楷、狂草,品赏着历代有名无名书家的一件件书法作品,品赏着那一个个形态各异、气象万千的方块字,我的心里经常涌动着说不出的情愫。
有时想想,多么神奇啊!我们古老又年轻的汉字,美丽的方块字。在钟繇的笔下,它们是天真烂漫的,是稚拙古雅的;在王羲之的笔下,它们是端庄清雅的,是神采飞扬的;在颜真卿的笔下,它们是浑厚庄重的,是大义凛然的;在张旭的笔下,它们是汪洋恣肆的,是纵横捭阖的;在苏轼的笔下,它们是自在从容的,是洒脱率真的;在傅山的笔下,它们是古拙朴厚的,是清骨铮铮的;在朱自清的笔下,它们是严谨朴拙的,是正气浩然的;在鲁迅的笔下,它们是桀骜倔强的,是刚正不阿的。
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弯如折金钗,竖如万岁枯藤,撇如陆断犀象,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亲爱的汉字,我们的古人是多么热爱你,用最诗意的语言描绘你。羊毫、狼毫、兔毫、鼠须毫,龟甲,兽骨,青铜,竹简,山石,元书纸,虎皮宣,冷金笺,云母笺,蝉翼笺,玉版宣……亲爱的汉字,我们的古人是多么迷恋你,准备了天地万物去书写你。
从一粒粒汉字里,我读到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读到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我读到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读到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读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读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读到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读到的这些,是一粒粒汉字的滚烫的血,是铮铮的铁骨,是华夏民族精神的魂,是相照的肝胆。
经常为自己感到幸福,做为一个文学人,把一粒粒的汉字从胸口里搬运到稿纸上,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经常为自己感到幸运,选择做一个书法人,临帖读帖,把一粒粒的汉字从心尖倾注到笔尖,形其哀乐,达其情性。
亲爱的汉字,我一笔一划地写你,我一撇一捺地写你,每一笔都是沉稳的飞扬,每一笔都是从容的优雅,每一笔都要气韵生动,每一笔都要石破天惊。
亲爱的汉字,我愿意用一生的时光来书写你,以手运心,以心通魂,写出你的高贵,写出你的古雅,写出你的素朴,写出你的浑厚,写出你的丰饶,写出你的天地大美。
我抚摸着一粒粒汉字,仿佛你们都是用我的骨血煅烧而成,仿佛你们都是亲切的天使。每一粒汉字都古朴温暖,可以让我抱着词语的火焰取暖;每一粒汉字都藏着诗意,等待着被我唤醒;每一粒汉字都有救赎的力量,把我从迷茫和苦难中拯救。
亲爱的汉字,我们写你,也是在写我们自己。
汉字,亲爱的方块字,你们早已融进了我们的血脉里,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成为了我们生命的重要一部分,成为了我们精神和灵魂的重要一部分。
一粒粒汉字,就是中国文化版图上的我们。
而我们,就是那一粒粒汉字,是龟甲兽骨上的神秘卜辞,是青铜器上的庄重铭文,是竹简上的诗经,是绢上的唐诗宋词,是黄麻纸上的元杂剧,是宣纸上的徐渭狂草……
一粒粒汉字,是我们的文化图腾,是我们的人间烟火,更是我们的心灵史书……
(作者系济南民进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