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刊撷英>精品文章

铸师德之魂,做“四有”教师

发布时间:2021-09-10     来源:湖南民进《楚帆》2020年第3期

放大

缩小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职业所应持的术业本领与所承载的社会期望决定了教师职业角色的践履自然有别于其它行业,需具有更高的德行标准与德性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讲话中指出的,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精神品质。

  教师是文化的“弘道”者。“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之所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教师“培养人”的职业功能的发挥起到了无可比拟的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教师要有“理想信念”,就是希望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精神境界,自觉担当起“弘道”者的历史使命,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及文化自信。

  教师是社会的良心。“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师的崇高品德与操守,是点亮社会前行的明灯,是指引民族文化前行的旗帜。在人为物役、身为行役的世俗社会,教师应有“天降于斯”的自我道德期许。“空山夜雨,悲来辙不可抑;斗室晨风,兴致恒有所悟。”在甘于淡泊中持守一份“乐道”情怀,以“任重道远”的信念执着为社会保持一方精神的净土。

  教师是术有专攻者。“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教师之职履,不只是现存知识的简单传授,更是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浸润与熏陶。教师在角色的定位上,既要做“经师”,更要为“人师”;在授业过程中,既要治学有方,尤须授教有术。正因为如此,所以与社会发展俱进、与科技进步俱进、与学生成长俱进的敬业精神与“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敬业态度是教师永恒的职业常态。

  教师是有大爱者。“教者贵亲,亲则易知;承教者亦贵亲,亲则易化。熙妪覆育,如鸡之伏卵,而后教可施焉”。就是说,只有对学生视同己出,有舐犊情深的爱,才会亲近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从而产生一种值得敬仰的人格影响力,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指导与教育,达成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大爱情怀,应该贯穿于教师人生的全过程。表现在工作态度上,能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专心致志以事其业”;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能“教学相长,惟道是从”。这种爱,既是教师职业操守的内在表征,也是教育效果获得的必然要求。

  子曰:己欲仁而斯仁至矣。师德崇高,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全体教师能清心正本,笃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信条,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好教师的“四有”标准着力躬行,师道之回归、师风之蔚然自是应可期待的话题。

  (作者系民进湖南省直经济一支部副主委,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改革督察副处长)

作者:苏映江     责任编辑:代俊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