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浏览>开明视点

董圣足:全面落实“双减”规定,严查校外违规补课行为

发布时间:2021-09-08     来源:教育部

放大

缩小

  为了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7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按照《双减意见》部署,各地迅速行动、严密组织,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坚持校内校外联动,全面压减校内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从严治理校外培训行为,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当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双减”工作初见成效,正朝着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强程度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广大校外培训机构顾大局、识大体,适时调整经营方向,主动规范自身培训行为。

  但也要注意到,受各种逐利心态和惯性思维的驱使,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从事学科类补习的各类无证无照机构还在一定空间内存在,部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化整为零”或“改头换面”违规开展补习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在职中小学教师私下进行有偿家教行为屡禁不止。不仅如此,部分中小学生家长单独或联合自发寻找课外家教,以及一些从教者利用各种平台推出学科类个别指导活动,也正在悄然兴起。据媒体报道,北京市教委近期就查处了多家无办学许可证、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含一对一培训)的机构以及某无办学资质人员利用咖啡店擅自组织学科培训的个案。而在此前,浙江温州教育行政部门已查处了11位中小学在职教师违规从事有偿补课的行为,安徽黄山则对一名教师在某豪华别墅里涉嫌开展有偿补课进行了现场查处。

  各种地下或变形的学科类违规补课活动,普遍存在超纲超前培训行为,多以片面误导学生重复刷题和机械操练为手段,不仅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精力负担,也破坏了学校教学秩序、干扰了“双减”工作成效。为此,急需织密监管网络、强化行政规制,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与常规校外培训机构的经营行为不同,各类无证无照培训活动的复杂性更高、隐秘性更强、灵活性更大。其中,既有个体行为,也有组织行为;既有上门培训,也有租房培训;既有线下培训,也有线上培训;既有学科培训,也有素质培训。要对其进行精准治理和有效管控,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各地在治理时或可从以下几方面破题并发力:

  一是进一步厘清治理边界。尽快研制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就学科类培训与非学类培训的判别问题加以具体区分。对于各种学科延伸类培训活动,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凡是就“双减”九类特定学科相关内容进行专门教学,强调学科知识导向,而且服务升学考试的培训活动,一律按学科类进行管理。对此,按照国家层面的统一部署,各地应同步成立相关学科专家指导委员会,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审核把关。从现实条件出发,当前各地应重点查处相关机构出于规避“双减”而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各类违规培训活动,杜绝以素质教育之名行学科培训之实。

  二是进一步加强综合执法。在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地要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作用,同步构建起市监、住建、公安、网信、通管、银监、税务等多部门协同和街镇、村居等全方位联动的综合监管体系。其中,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对无证无照培训行为进行查处;住建部门要在街镇、村居的配合下,把无证无照培训活动全面纳入网格化监管系统;公安、银监、税务等部门则着力就机构恶意关停、抽逃资金以及偷漏税收等行为实施监管。此外,宣传、网信、通信管理和市场监督部门要联合对在线平台及网站进行管治,屏蔽下架各种违规家教APP,严禁发布涉及家教活动的媒体广告。

  三是进一步强化监管力量。要对纷繁复杂、面广量大的无证无照培训特别是“一对一”家教活动实施有效治理,必须要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和相应的协调机制,并且要充实足够的管理力量。为此,各地要以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为契机,同步推动成立校外培训机构监管职能机构,切实扩充和强化基层监管队伍,建立健全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共同履职的工作机制,同时完善“巡查发现、归口受理、分派协调、违法查处”等各环节相互衔接的监管系统。在条件成熟时,要推动组建独立建制的教育执法队伍。

  四是进一步推进社会共治。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以及网络平台等各种资源,加大政策宣传和舆论引领,引导、教育和帮助广大学生及其家长树立起正确的成才观念和科学的育人理念,全面打破“以分取人”“唯分是从”“分分计较”的局面,恢复理性、平和心态。另一方面,要建立并畅通社会举报机制,通过各种管道和平台适时公布违法违规从事培训活动的从业者信息,纳入个人征信范围及诚信记录,对违规者实施联合惩戒,乃至吊销相应资质并实行终身从业禁止,形成全社会共管共建共治的良好格局。

  需要强调的是,要从根本上落实“双减”任务,还需要各地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全力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努力办好办强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要均衡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教育评价方式,深化中高考改革,畅通职业教育的出路,使不同类型学生都有各自出彩的未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缓解社会各方面的教育焦虑,全面重构健康、理性、和谐的教育生态。

  (董圣足,民进中央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

作者:董圣足     责任编辑:张禹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