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刊撷英>精品文章

20世纪浙江教育文化的创新源头与标杆

——湘师在萧山湘湖定山创建后92年来的功绩与影响

发布时间:2021-09-10     来源:《萧山民进》2020年第4期

放大

缩小

  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文中简称“湘师”)这一教育文化的历史现象,定其位为浙江20世纪教育文化的创新源头与标杆,是从其诞生的时间、空间、创办主体、校址载体及其教学实绩的扩展、延续的角度(层面)进行思考与理解的。

  湘师的问世,是科举制被废除后普遍兴起的新式教育浪潮中在萧山境内办学层次最高、主体级别最高、硬件最新、教师队伍最现代化的新生事物。浙江师范,扎根萧山,担当20世纪我省教育文化领域的领头雁、先行者、排头兵。

  作为全省第一所“乡村师范学校”,她举起了面向农村和农民,以改造农村进而改造中国的“乡教运动”大旗。

  一、湘师的诞生与“涅槃”

  湘师,肇始于1928年。2月25日,“浙江大学区召开设立乡村师范的第一次筹备会议。首由刘大白代蒋梦麟(因事未出席)致辞说:‘浙大鉴于师范缺乏,及一时不能创办大规模的师范学校,爰拟先成立乡村师范一所,树立全省的模范’云云。初步决定以湘湖为试验区。将来每县至少设立一所同样的师范;浙江大学区组织乡村师范指导委员会等。会后不久,蒋梦麟、沈定一等特地从杭州去南京参观晓庄师范。陶行知亲自招待,陪同参观。”

  已故的湘师教师、民进会员杨钧教授在他的著作《湘师春秋(1928—1949)》第一章“湘湖师范的诞生”中如此追述。

  显然,湘师的出现,首先是提升了萧山教育的制高点,对当时数十所初高小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具有改良和引领的作用,“近代小学,初由学塾改建而成。”值得注意的是,吾邑的第一所初中,出现的时间还要晚10年。《萧山教育志·初中教育》开篇:“民国27年(1938),抗日战争初起,萧山县抗日自卫委员会议决,拨款创办境内历史上第一所中学‘萧山县立战时初中学生补习学校’(简称‘战中’)。借坎山镇周家祠堂为校舍,春季招生,招班级2个,学生84人(公费30人),教职工10人,校长始为国民党县党部书记左恂兼任。民国29年,日军侵占萧山,县城失陷,东犯衙前、坎山,师生四散,学校停办。”

  待战事稍缓,3年后,在河上镇大坞朱村借朱家祠堂重办。

  直至1953年,整个萧山,也就此一所初中,即为当今萧山中学之前身。

  湘师经过72年的坎坷发展,校舍几经搬迁(不包括南迁期间“八年七易校址”),从首任校长操震球在浙大礼堂主持招生笔试,翌日再在萧山湘湖农场进行“田间操作”考核,定山校园录取的第一届“弹性制”学员18名,到2002年9月26日,市人民政府发文“杭政函【2002】123号”致“市教育局”《关于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并入杭州广播电视大学的批复》之时,在西河路校区尚有03—07届的大专班20个,分设中文、英语、计算机、文科、理科、音乐、幼教和普通等专业,学生千人。

  至此校友的总数,达数万人之多(含民校学员)——既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又散播向四方,甚至台湾省和美国。校友沈图,当年在延安抗大任教。

  藉此,“湘师”的番号在萧山消失,千年学宫被利用半个世纪后,出价收回。对此,已故的最后一任校长阙沛霖先生曾解释为“涅槃”——湘师融入电大,电大参与创办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杭科院内初期下设“湘师学院”。

  湘师办学80年的档案资料和具有文物意义的教学设备,杭科院都予以珍藏。

  原校址上的改建工程,从2010年下半年动工,3年后启用。“萧山区湘师实验小学”成了学宫的新主人。

  关于当年湘师校址的确定,俞子夷主张定杭州华家池。俞教授时任浙大初等教育部主任,知名教育家。然沈定一坚持要把学校建在家乡湘湖。沈曾担任省议会议长,又是辛亥革命的干将,攻打上海制造局冲锋陷阵,并捐款带兵训练学生军团,还参与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发起组建,创办衙前农村小学,组织衙前农民协会,家境富裕,一言九鼎。

  在6月24日蒋梦麟出席的第三次筹备会议上,众人采纳了沈定一的意见,“在湘湖定山购地建筑校舍”。

  二、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区主持创建

  北伐战争后,我国仿效法国的教育行政学术化管理制度,实行大学区制。浙江大学兼管全省教育行政,时蒋梦麟任校长,刘大白任秘书长。召开创办湘师的首次筹备会议,从法理角度上讲,主办方是“国立第三中山大学”。这儿不妨扩展一下,知晓其来龙去脉。

  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前身是杭州知府林启于1897年创办的求是书院,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学制最早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7年,在书院校址上合并浙江公立工业、农业两所专门学校,成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翌年4月1日使用“浙江大学”校名,后称"国立浙江大学",有工、农、文理三个学院。

  由此,可以理解刘秘书长“浙大鉴于师范缺乏,及一时不能创办大规模的师范学校”的潜台词了。研究湘师的历史,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国立第三中山大学首议创办湘师,浙大完成其意愿。创办湘师的主体是浙大,发起、出资、创建、管理等学校运行的“血液”均来自浙大,而不能张冠李戴,颠倒了主客体关系。

  在压湖山期间,学潮频发,驱逐校长,学生代表到浙大找校方主管刘大白反映情况;后来有了教育厅,张道藩请江苏籍教育家黄质夫长校,陈布雷任命诸暨人、成都大学教授金海观为第六任校长;抗战期间南迁,黄绍竑到松阳及庆元竹口、黄坛等地视察,金海观足登草鞋,翻山越岭步行到云和等地找省厅,催要教育经费;新中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金海观为省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周恩来签署任命书;学校在职教师安徽人唐廷仁和江苏人尹日昌、新昌人吕凌娟等担任萧山县文教副县长、政协副主席。

  插入一句,金海观不仅创建了民进全国第一个县级组织,还担任民进中央候补委员、省筹委会秘书长,唐廷仁、吕凌娟先后担任民进县委会第一至三届主委。俞子夷曾在湘师任教,后任省教育厅长,民进省筹委会主委。

  这些个点点滴滴的历史事件,无一不说明湘师在萧山乃至浙江文化教育领域的居高地位,及其深远影响。

  三、传承浙东(萧山)千年教育文化血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是它的灵魂,教育是其血脉。

  萧山的文明史,即使撇开8000年的独木舟,就从越国范蠡筑固陵(即西陵、西兴;1996年划入滨江区)军港,压湖山名的由来,勾践兵败退守湘湖越王城山,西施入吴休憩的“樟亭”古迹(也在滨江)等历史事件(掌故)算起,至少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文明之火炬生生不息,数千年的文明积淀滋养了湘师,古城最大的三座寺庙(学宫)为湘师师生遮挡了多年的风雨。

  湘师初创,仿照南京晓庄,校舍大多是茅草盖屋顶,黄泥筑土墙,《锄头歌》为校歌,学员10余人——简陋之极,弱小之极。校园的规模扩张,是在占领了距定山东北约200米处的压湖山之后。在杨钧教授的笔下,压湖山风光无限:“孤立于湘湖之中,四面环水,非舟莫达,翠竹叠叠,古木森森,并有一簇簇的杨梅丛生,风景优绝,山麓有湘云寺,殿宇宏敞”。师生们齐心协力,赶走了和尚,搬掉了菩萨,秦砖汉瓦、规模宏大的湘云寺,成了湘师大本营:内设校长教师办公室、大礼堂兼饭厅(厨房)、童子军运动室、科学馆(教室)、师生宿舍和病房,还有天井等。

  关于湘云寺的规模与所处环境,早期有文献资料佐证。明代,萧山县令吴淑在他的湘湖游记中端倪初露,“望见麋鹿一群,或卧或食,于林麓中。时喉吻枯甚,忽一僧披袈裟,执手炉,两童子捧茶盒来迎”。僧人仙风道骨,寺庙世外桃源,庚子之年,县令畅游湘湖,尽享湖光山色。

  此文收入邑人周易藻的《萧山湘湖志》。

  自1937年11月湘师告别压湖山举校南迁开展战时办学,至1946年2月从松阳古市举校回迁萧山,落脚古刹祇园寺,18年来,湘师与寺庙结缘:在松阳前后5年,占用古市广因寺;在福建松溪县中峰寺,设学校分部。祇园寺占地36亩,殿宇恢宏,僧房众多,系晋代名寺,享誉江浙。杨钧老师说,民国期间,举行过两次全国性的和尚资格考试,其中一次就在祇园寺里举行。

  祇园寺系晋代许询“舍宅而寺”,地处闹市,四面受限,湘师构划新的发展方向。1950年10月,“确定在小南门外孔庙一带设本部”,《校史》有记。其实,孔庙的文明积淀比寺庙更深厚,更广泛。“学制汉武帝始,置弟子员,以此取士。”(《萧山儒学志·萧山县学黉门秀士全录》(卷六))

  萧山孔庙(县学、学宫、文庙)自南宋迁建小南门,历朝官吏与乡贤捐资修建,先后有大成殿、明伦堂、斋宿所、乡贤祠、文昌阁、云龙阁等建筑30座,占地28亩,另有“学池”10余亩,规模、设施“为诸邑最”,享誉江浙。元代赵孟頫《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萧山为邑,西瞰钱塘,东接千岩万壑之秀。宋绍兴间建学文笔峰前,拓址恢规。自昔为诸邑最。弦颂声日相闻,名公巨卿彬彬辈出。”儒学志创于“前明万历教谕王公学孝”,“成于天启教谕张公汝醕,时隔两朝,官经八任”,共八卷,所记学宫文物累累,如今只剩赵孟頫书写的重修大成殿碑记了。

  孔庙是一城一邑文化教育最高级的神圣载体,承担了当下宣传、教育、文旅、研究(儒学)、慈善和劝诫等政府部门的职能,御旨碑亭座座。《萧山邑侯凤雝王公捐俸修学碑记》:“学宫者,所以正人心而厉风俗。自国学外,凡郡县皆有之。顾其盛衰废兴之故,则莫不由乎其人。”“吾萧江海汇灵,湖山竞秀,为之宰者自杨龟山先开其道源”。邑人蔡文岱“凡学宫内外悉易青石”,赵锟承先人遗志,鬻产捐修,“估费甚巨”。《卷四·忠义祠》“任原礼”条:“死不克葬着,给槥葬之;饥不得食者,推食济之。”学宫乐为善举。任伯年年少时就在此接受免费教育。历代社会各界捐献的学田、屋基地,据粗略统计,有一百几十项的记录,计田亩数百。

  “庙制街门三间,大成门五间,大成殿七间。暨御碑亭十四座。旧制皆覆黄瓦,余覆绿瓦,今拟改为通覆黄瓦。”第五册卷七载历朝重修儒学志的文章、碑记达25篇之多。

  然随着清王朝的覆灭,科举之路的孵化器失去了功能,学宫处于闲置状态。

  湘师的入驻,令千年学宫“涅槃”。这儿成了集会的场所,全县干部大会、公判大会,都借大成殿(校园)举行,校运会,吸引了周边的老百姓,城墙上成了观礼台。

  文化、教育、体育、文艺和人文精神都需要传承,除了正常教学之外,湘师的“喈喈歌咏团”、“醒民剧团”经过南迁路上八年的历练,享誉全省,回迁萧山,带动了驻地的群众文化活动。

  四、记住对于民族的责任,铸炼“湘湖精神”

  湘师办学趋向明确,其中“中心说”与“灵魂说”颇具代表性。

  办校刊蔚然成风,形成了大气开放的校园民主氛围。校方编辑的《湘湖生活》质量上乘,公开发行,量最高时达6000份。窥一斑见全豹。1929年3月《湘湖生活》第三期上,刊登湘师学员毛守诚《见锄锹如见须眉》一文,该文转载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丛书”——《衙前农民运动》一书。毛守诚参观了衙前农民自治会后,颇有感受,思想“出格”。作者同情农民运动,引用沈定一的对联“为群众而牺牲,问耕耘,不问收获;振义声于陇亩,见锄锹,如见须眉”,高度概括了中国现代第一次农民运动的意义,发出了“我们后死的同志,干乡村教育的同志,能不为农民谋求幸福吗?不愿为农民牺牲吗?”的质问。须知,这是一所当时政府办的学校。1932年6月,金海观在《湘湖生活》第二卷第一期上发表系列文章,首篇《论吾国的乡村师范》,其中指出,“民国十四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开年会于山西,于乡村教育方面,主张乡村学校,应为社会的中心;乡村学校的教师,应能做乡村社会的灵魂。”按照校友、历史学家金普森教授的说法,金海观是“把学校置于国家民族的兴衰安危之中,置身于现实社会的改造和发展之中”。1938年9月,金海观发表“为十周年告校友书”——《记住对于民族的责任》,文中归纳办学宗旨:“本旨所在:一为改造学校周遭环境,二为提高民众文化水准,三为普及附近儿童义教,而于躬行实践之中来训练服务乡村的优良师资。”该文首发校刊《湘湖通讯》第9期。

  2003年出版的《金海观全集》,将其排在首篇。

  鉴于此,师生们把学校看作“后方”,而文化教育的战士,战场在“前方”。前方就是周边农村,就是定山小学、东汪小学、闻堰小学等村小;就是调查农民生活,写出详实的调研报告。湘师的农村调查提纲,是把整个中国农村作为关注的对象,指导从政治、经济(税收)、战乱(列强入侵)、农村、农民、农业和种植物、收成、日用及贸易等方面着眼,了解、关注民生。

  湘师的教学是开放式的教学,名师众多,连胡兰成早年也来湘师任教。绩溪学子唐廷仁,早年负笈压湖山,深造后回校任教,他在松阳编写的乡土教材堪称一绝,与俞子夷先生合作统编的小学教科书,解放前后曾两度供全国使用。学校博采众长,图书资料众多,其中不乏红色读物。锄头与二胡,学员与教员,书生与农夫,学子与战士,要求在每一个湘师人身上体现。

  名声在外,参观者络绎不绝,连朝鲜代总统也慕名前来。至于络绎来校演讲的学者、专家,更是令学员们如坐春风。

  中共萧山地下县委和湘师地下支部,就是由江苏籍的学校教员恽逸群发起创建。

  由此良好基础,在日寇铁蹄逼近,有些学校(像杭师)停办的战乱年代,湘师高举抗战建国,唤醒民众的旗帜,一路弦歌,八年七易校址,铸就“湘湖精神”。当年上海的报纸撰文报道,对大量创办民校的做法尤其赞誉。战后,学校将办学报告和“教育担”一副送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远东基础教育会议展出。

  笔者十年前写过一篇将湘师与西南联大南迁办学的意义与影响相比较的论文,试图把吴越文化与燕赵文化、京津文化、中原文化进行剖析论证,以此讨论湘师在民主办学方面的意义。该文互联网上可查,现摘录三段,以飨读者,作为结尾。

  在南迁办学途中形成的、金海观归纳的“湘湖精神”——“苦硬、实干、研究、进取、注重情谊”,是民主治校、培育英才的一剂良方,是浙江、萧山珍贵的教育文化遗产。

  曾经给国人以精神文化支撑的湘师和西南联大早已成了历史,但国民的素质和学校教育问题仍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是当务之急。“钱学森之问”拷问着我们的教育。

  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之所在,民族教育是民族根基的载体。从“卧薪尝胆”的古越文化,到“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其间有几千年的传承。“湘湖精神”是不可或缺的中间体。

  教育的血脉不会断裂,教师的生命不会终结。省立湘师,作为“生产”教师的工作母机,是在萧山本土上扎根、散枝、开花、结果的,“湘湖精神”的历史功绩和深远影响,与浙江、萧山同在。

  (作者系民进杭州市萧山区委员会原副主委)

作者:蔡惠泉     责任编辑:代俊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