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员风采>本周人物

一代学者 不同人生

发布时间:2010-02-02 来源:民进天津市委会

放大

缩小

    李永丹,民进会员,民进市委常委,市政协委员,民进天津大学委员会主任。现任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催化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工业催化学科负责人、天津市应用催化科学与工程实验室主任;国际核心杂志Catalysis Today副主编;兼任中国颗粒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初次见到催化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李永丹教授,他谦和的气质,渊博的学识立刻感染了我。走进李永丹教授,可以真切感受到他对事业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走进他的研究世界,可以亲身体验到他的创新意识、看到他的累累硕果,敬佩与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聪慧勤奋 学有所成

    李永丹教授是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他少年时就显露出聪慧的才能,1970年上小学,1976年就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仅用了6年的时间学完了小学到中学的全部内容。高中毕业后他考入河北化工学院攻读环境工程专业。谈到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李永丹教授说到当时是听了父亲的意见,没有选择文科而选择了理科。提起大学本科生活,李永丹教授感受最深的是那时老师都非常敬业,由于学生比较少,加之文革刚刚恢复高考,班里年龄差距比较大,李永丹是当时班里最小的。李永丹教授感到在本科时候打得基础非常好,概念掌握的很扎实,学习气氛也非常好,在大学真正学到了东西。

    至于在硕士的时候为什么选择催化专业,李永丹认为本科时候学的是环境工程,主要是讲三废治理,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是催化反应,所以在研究生的时候他才选择了催化专业,他的第一位导师是赵九生教授,对赵九生教授印象最深的还是赵老的为人,特别平易近人。后来李永丹接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张鎏教授,李永丹与张鎏教授个人感情非常好,正是这种默契使得李永丹一直沉浸在科学研究的快乐之中,经过四年他才开始博士论文的答辩,1989年3月他获得博士学位。次年9月,李永丹到荷兰Twente大学化工系做访问学者,1991年7月,他到法国南锡洛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国家研究中心反应化学物理实验室继续博士后的学习。

    回国执教  工作突出

    本该可以留在法国的李永丹后来还是选择了回国执教,说起这段经历,其中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那就是在1992年,李永丹的导师张鎏教授亲笔给李永丹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希望李永丹能够回国执教,因为年轻的一代那时候接不上,张鎏教授那时候已经70多岁,早已到了退休的年龄,可是依然奋战在教学科研的一线,这一点深深打动了李永丹,这份与导师的深厚情感是李永丹选择回国执教的重要原因。1992年10月李永丹回到母校天津大学执教,把美好时光和执著追求挥洒在天大校园。回国后,李永丹主要从事非均相催化剂与催化反应工程研究。他建立了固体催化剂及填充床的机械强度可靠性理论。并对层状化合物作催化剂母体和纳米炭管制备有较深入的研究。自1983年开始从事催化相关研究。先后开展的研究课题有:甲醇与低碳混合醇的合成,高温变换催化剂的制备,固体催化剂与固体催化剂填充床的机械强度研究,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和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甲烷催化裂解制高纯氢和碳纳米管,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甲烷催化燃烧,柴油馏分加氢芳烃饱和贵金属催化剂,结构化反应器,直接固体碳燃料电池,膜反应器及先进制氢工艺。

    由于工作突出,回天津大学工作的第二年,1993年1月,李永丹就晋升为副教授,次年1月破格升为教授。1997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998年,被任命为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工业催化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2002年1月担任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催化科学与工程系主任。2004年9月又担任天津市应用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面对这些,李永丹教授显得很谦虚,他说并不是他的学术水平有多高,而是当时天大有这样的需求,晋升这么快自己也感到很吃惊。

    不懈努力  硕果累累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与追求,李永丹教授的付出得到了收获。1998年天津市科技进步(自然科学)二等奖,2001年李永丹教授获教育部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以他为主研制的系列高效消毒剂获得2003年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他先后成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并荣获2004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4年成为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国家级人选,2005被选为天津市授衔专家,2006年被教育部选为“能源高效利用的化工反应分离集成技术”创新团队带头人。他负责的学科2001年在中国高校重点学科评选中被选为该专业惟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他还是国际核心杂志Catalysis Today中国内地唯一一位副主编。2007年他又被评为长江学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香港爱国实业家李嘉诚先生为提高中国高等学校学术地位,振兴中国高等教育,共同筹资设立的专项计划。

    除了做好教学科研工作,李永丹教授作为一名著名学者,他还为社会贡献着他的一份力量,在2003年非典期间,他将价值3万元的溴氯海因消毒剂无偿捐赠给天津市卫生局,用于支援抗“非典”一线。时任市委统战部朱勇副部长称赞这一捐赠充分体现了民主党派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期与中国共产党同舟共济和战胜“非典”的信心。谈到此事,李永丹教授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当时社会上很恐慌,就想利用此次捐赠的物品来稳定民心,鼓舞士气,战胜疾病。

    面对这些成绩、荣誉和称号,李永丹教授显得很平静,也很谦虚。他说,真正的科学家是不看这些荣誉和称号的,真正的科学家要体验研究过程的乐趣,真正的成果要获得社会的肯定。这就是李永丹教授,一个追求理想,追求科学的人,对科学的信仰,对事业的执著,对生活的热爱构成了李永丹教授不同的人生。


(责任编辑:温迪)

作者:王轩     责任编辑:qichunlei
Copyright 1996 - 2014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