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员风采>本周人物

他把真情和爱心奉献给了残疾人事业

发布时间:2011-02-11 来源:民进陕西省委会

放大

缩小

  在灞桥区工作的近二十年间,我认识了很多人。其中,有文化名人、有各级领导,也有大量的普通干部和工农群众,其中,像陈新海这样,干一行爱一行,无怨无悔,在残疾人事业上,长期默默奉献的民主党派人士,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了我的一位年轻的同志和朋友。

  上世纪90年代的第二年春天,当我结束在周至县的挂职锻炼被组织委派到灞桥区任副区长时,我还不认识陈新海同志,只是几次有人给我说,民进会员中有一位叫陈新海的年轻人,在计经委工作,几年间写了几十份项目可行性报告,还荣获了很多诸如质量管理先进个人、先进计划工作者、设备管理先进工作者、科技先进工作者等称号,那时我对此人才有了一点初步的印象,但一直未见过面。直到该同志到十里铺街道办任副主任,并且担任民进灞桥工委副主任时,我们见面的机会才逐步多了起来,我对该同志才有了较深刻的了解。

  干一行,爱一行,执着一行,行行工作做到最好

  陈新海,生于1962年,1987年7月毕业于陕西工学院(现陕西理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94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土生土长的陈新海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家乡,在灞桥区信息研究中心当上了一名普通的事业干部。后任计经委项目办主任、助理教研员等职务,这一干就干了整十年。这期间,他从一名工程技术人员转行于经济管理,为了尽快熟悉业务,他一边工作,一边勤奋学习经济管理知识,在较短的时间里成为了经济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那段时间,几乎全区所有的大型项目都有他参与考察论证,并出具项目可行性报告。我问他究竟写过多少可行性项目研究报告,他说,早已记不清了,只记得最忙的时候,10天就要出一份可行性报告,而且还要写经济分析等大型材料。我多次听有的区领导说计经委的材料写的好,但还不知道这多数都是出自陈新海同志之手。

  1998年,陈新海同志被任命为十里铺街道办副主任,从此他走上了领导工作岗位,这一干就又干了5年,这期间,他为十里铺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和论证,并提出了大力发展十里铺经济园区的思路,随之广泛开展了招商引资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大胆实施土地与农民分离策略,使在十里铺地区投资的客商大大简化了用地手续,把招商引资项目快速落到了实处。据调查,这5年间,十里铺街道的经济发展速度是历史上最高的。

  2003年5月,陈新海同志被任命为灞桥区残联副理事长职务,从此,他与残疾人又结下了不解之缘。2006年,西安市开始了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他感觉到这是为残疾人办实事的大好机遇,于是他极力建议残联开展这项业务。在他的建议和密切配合下,灞桥区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连续进行了5年,使200余户近千人受益。

  他十分关注残疾儿童的成长,多次提出了大力发展残疾儿童特教事业的建议。他同其他干部和领导一起奔走于灞桥区的角角落落,广泛开展调研和考察活动,使许多缀学残疾儿童重新步入学校就读,许多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残疾学生, 重新走进了教室,有的甚至步入了高等学府。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区残联共筹措资金14.7万元用于资助数百名贫困残疾学生。2007年他在洪庆山区考查时,发现洪庆街道办水泉子村聋哑女孩窦天凤,其母亲精神残疾,家中经济十分困难,小天凤8岁还未上学的困难后,他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给残联和有关部门,并同其他领导一起积极动员各方力量,为窦天凤免费配置了价值2000余元的助听器,并安排其在蓝田聋哑学校上学,还解决了每年的学费和部分生活费。

  他十分关注残疾人文体事业的发展,在西安市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首届残疾人象棋大赛、飞镖大赛,秦腔大赛中,他带领我区残疾人获得了西安市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第四名,西安市首届残疾人象棋大赛团体第一名、首届飞镖大赛团体第四名和秦腔大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得到了市、区领导和广大残疾人朋友的普遍赞誉。

  为了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陈新海同志先后多次赴洪庆、狄寨等地考察和洽谈,先后促成了我区洪庆、狄寨残疾人扶贫基地的建设和开发。目前,灞桥区已建成了三大残疾人扶贫基地,总占地面积达400余亩,规模种养殖业已全面开展,50余名残疾人得到了批量安置。在残疾人康复中心和安养中心的策划和筹备过程中,陈新海同志对全区进行了全面考察,提出了选址和大型投资方案,得到了市、区有关部门的认可,为灞桥区今后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任政协委员期间,他时刻不忘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多次提出加强残疾人特教工作,建设残疾人文体活动中心及扶贫基地的建议。

  多年来,陈新海同志始终坚持在一线接待上访群众,兢兢业业,从不松懈。由于近年来灞桥区路网升级、旧城改造、城市转型等城市建设涉及征地补偿、房屋拆迁补偿、就业转型等问题,残疾人信访事件有所增多。他对待残疾人信访问题,总是心存敬畏,深入调查、不厌其烦。对涉及的政策理论,有的来访的残疾人不理解,他细心反复讲解,让他们清楚明白,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三年来,他平均每年接待残疾人及其亲友来访50多人次,深入基层现场处理信访问题10多次,走访信访困难残疾人20多人次。他积极创新残疾人法律维权工作机制,经理事会批准,从区法律援助中心聘请律师为残疾人提供无偿法律咨询和法律维权服务,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他重视发挥残疾人专门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专门协会干部要及时发现、反映残疾人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从源头上减少信访事故的发生。

  “时刻情系残疾人,把每一位残疾人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这是陈新海同志常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广大残疾人对他工作态度的评价。同陈新海接触中你会明显感到,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把残疾人事业做得更阳光、更辉煌;他说得最多的是全社会都应该给残疾人更多的关爱、更多的支持;他做得最多的是让残疾人生活更加富裕、更加精彩、更有尊严。已逾不惑之年的陈新海,到区残联工作以来的近10年间,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为了残疾人,他忘我奉献,“衣带渐宽终不悔”,无私地把爱心献给了残疾人事业,以一颗善良的心,唤起了一个又一个残缺心灵的人生希望,使一批又一批身有残疾的人扬起自强不息的生命风帆。

  干实事,讲实话,以实为本,句句言论力求最佳

  陈新海同志担任民进灞桥工委副主任已十余年了,每当我和其他同志说起他时,大家均对陈新海同志对民进事业和参政议政工作的挚热情怀给予高度评价。多年来,他一直在为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呐喊呼吁,积极建言献策。他始终认为,民主党派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必须不断加强,才能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为此,他多次向上级组织及统战部门建言,希望给基层党派一个稳定的组织机构,或者为基层党派组织设立专职干部、专职副主任。此事至今虽未有一个结果,但陈新海同志这种积极思考和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的执着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参政议政工作中,他积极进行调查研究,并撰写了许多论文和调研报告。其中,《质量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中小企业如何搞好质量管理》荣获市、区优秀奖。他所写的《参政议政、赤诚奉献》一文被省民进评为一等奖并被省市民进杂志刊登。他所撰写的多篇论文还多次被有关报刊杂志刊登。

  陈新海同志从1995任区政协委员、1997年任区民进工委副主任、2005年任区政协常委后,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责,经常和其他领导共同召开专门的工作会议,带领骨干会员深入调研,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提案。其中《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整合灞桥旅游资源的建议》、《农村社保纳入市级统筹的建议》等提案,引起了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陈新海同志也多次被民进市委评为先进个人。作为区政协委员,他结合工作实践,倾听群众的呼声和合理诉求,积极撰写提案。他写的《关于加快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的建议》和《关于关注农村精神病人案》被列为区级提案; 2010年,他提出了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合理引导民族宗教事业的发展,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限制低效益、高耗地项目等多条建议。在全省残疾人理论研讨活动中,他又撰写了“发展残疾人事业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一文,并提出了关注残疾儿童特教事业,关注老年残疾人养老,关注残疾人文体事业,关注精神病人,关注残疾人身心健康等近十条建议和意见。

  陈新海同志说过:“我是一名党外干部,党外干部也是党的干部,没有党的培养和组织的关心,就不会有我的不断进步和逐渐成熟”。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乐于奉献,做到自尊、自重、自爱、自省。并在先后担任区审计局审计监督员,区监察局监察员、区法检两院法律监督员期间,做了大量的议政工作。

  谈人生,论修养,淡泊名利,平常心态持之以恒

  陈新海同志自1997年担任副处级职务,至今已十余年了。他前面的干部,后面新提拔的干部许多都超过了他。我和其他人论起此事,竟听到有此人不善交际,做人呆板之议论。对此,我很惊讶。但当我和他谈论此事时,他的这样一番理论令我深思良久。他说,多年来我也感到自己有很多不足,常常静坐思索,闭门思过。前三年,我认为自己已经有了很多改进,甚至已经没有多少过错了。但又过了三年,我又发现自己前三年仍然有很多不足。人生短暂,当官也罢,没提拔也罢,瞬间即过。无欲则刚,平常心是道,为人民做些实事,无愧人生才应该是我做人的根本。

  因此,他在工作中以“加强团结增活力,凝聚民心创业绩”为指导思想,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把精力用在事业上,找准定位,作好助手。做到“办事不越位,工作不拖沓,责任不推诿”,注意当好一名合格的“助手”,做到通力合作不分家,为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人撑腰作主、祛邪扶正。当矛盾出现时他总是以“不见人过,只见己错”,化问题与无形。从而在班子内部形成了关系融洽、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团结共事的和谐局面,真正为残联主要领导分忧,为残疾人解难。

  多年的坚守与执著,陈新海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以朴实的言行,对工作的满腔热忱,务实进取,恪尽职守,为残疾人事业奉献了自己的聪明智慧和青春年华。他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默默影响、感动着他身边的同事,为广大残疾人带来更多阳光般的温暖和希望。今天,为了灞桥区残疾人事业更加美好的明天,他继续把理想和责任放在心中,把学习和实践落实在工作中,把创新和奉献发扬光大。他仍以一贯的从容和淡泊,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在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上辛劳着……

(责任编辑:张政泽)

作者:刘琦     责任编辑:qichunlei
Copyright 1996 - 2014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