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员风采>本周人物

赵丽宏:多瑙河畔的中国诗风

发布时间:2014-03-07 来源:《上海民进》2013年第4期

放大

缩小

  十月,巴尔干半岛秋意渐浓。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迎来了金秋的第一场大雾。

  10月14日,赵丽宏作为今年“斯梅德雷沃金钥匙”奖得主,飞抵贝尔格莱德,前往斯梅德雷沃参加第44届“斯梅德雷沃诗人的秋季”国际诗歌节。偕同访问有上海诗人季振邦和田永昌等人。这是一趟美好的诗歌之旅。

前奏曲:白孔雀和火光

  斯梅德雷沃距离首都贝尔格莱德50公里,约一小时的车程。这座源于中世纪的古堡小镇坐落在美丽的多瑙河畔,森林环抱,有着大片的耕地和葡萄酒庄。虽然历经半个世纪的战争和动荡,“斯梅德雷沃诗人的秋季”却从未中断。

  10月15日晌午,第44届“斯梅德雷沃诗人的秋季”国际诗歌节在斯梅德雷沃国立图书馆拉开了序幕。诗歌节组委会执行主席戈澜·乔尔杰维奇在做简短致辞后,为在座嘉宾做了一一介绍,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意大利,匈牙利,马其顿,黑山,塞浦路斯以及塞尔维亚全国各地的数十位诗人应邀参加了这世界性的诗歌盛会。

  太阳透过图书馆顶棚的玻璃窗里暖暖地照射进来,诗歌节出版的各国诗人丛书在展台上静静地摞着,其中就有赵丽宏的塞汉双语诗集《天上的船》。穿着白色衣裙的塞族姑娘围做一圈唱起了哈利路亚,诗人们则纷纷将自己近期出版的书籍赠与图书馆,作为图书馆外国文学典藏。赵丽宏为自己的诗集题词“宁静致远”,并感谢塞著名诗人德拉根·德拉格耶洛维奇为翻译此诗集做出的努力。

赵丽宏获颁斯梅德雷沃金钥匙国际诗歌奖

  简短的赠书仪式后,大家一起来到奥布廉诺维奇古堡参观。这里又被称为夏宫,座落在多瑙河畔,周围的山坡上是一片片的葡萄园,蓝色的多瑙河就在葡萄园下蜿蜒流过。在夏宫的后花园空地上,诗歌节组委会为远道而来的诗人们呈上了美酒和民间歌舞。赵丽宏朗诵了自己的诗歌《白孔雀》:

  让它们得意洋洋

  炫耀那些花花绿绿吧

  我耐心地等

  默默无声地

  等你为我展开一片雪白

  一片纯而又纯的晶莹

  ……

  美国诗人詹姆士·斯卡利朗诵自己的诗歌《复活》纪念自己和妻子艾琳53年漫长的婚姻。随后塞浦路斯诗人乔治·尤格思,意大利女诗人安杰拉,和来自德国东部布隆迪诗歌节的诗人纷纷上前朗诵了自己的作品。诗人们举杯相碰,合影留念。德拉根问:“赵先生,你们都听懂了么?”赵丽宏回答:“都听懂了。日益威力(塞语:干杯)!”

  10月16日晌午,诗人们带着自己在诗歌节上出版新诗集来到斯梅德雷沃中学大礼堂,和中学生们见面。一下车,保加利亚女诗人波伊卡带头跟着几个高个儿的女孩子直往小门走去。孩子们抿嘴冲我们笑,用手指给大家看校门方向——原来校长大人正在大门口候着呢。

  和世界各地大多数的学校一样,斯梅德雷沃学校大厅里成列着校史介绍和孩子们的获奖作品。学校大礼堂的正门虚掩着,老远就听见孩子们在里面唧唧喳喳。等我们一行人推门而入时,大家倏地一下都安静了下来。

  赵丽宏走上讲台,对孩子们说:“今天我站在这里,看着大家如鲜花般的面庞晶莹如泉水般的眼睛,不仅想起了自己十六七岁的年龄。那一年,我高中毕业被剥夺了去上大学学习的机会,来到农村和农民们一起劳动。在一天繁重的田间劳动后,我坐在一盏小油灯旁开始写诗。我想知道未来在哪里。”接着,赵丽宏朗诵了自己的诗歌《火光》:

  我要燃起熊熊的火,

  在那迷惘而昏暗的夜间,

  没有木柴,可以拆下舷板,

  哪怕,让整个小船化成一团烈焰。

  倘若当时还有清醒的眼睛,

  就一定能发现我心中的呼唤。

  朗诵会后,孩子们羞涩地上前打招呼。赵丽宏亲切地问大家:“晚上在文化中心的诗歌之夜,你们会去参加吗?”“没有啊,没有邀请我们。”一个女生满脸遗憾地回答。回程上车的时候,塞浦路斯老诗人乔治·尤格思拉住我说:“你告诉赵先生,刚才他说看着孩子们如花般的脸想到自己的中学时代,我也正是这么想的呢。”乔治的声音甚至有些哽咽。


“中国诗歌之夜,赵丽宏之夜”

  10月16日晚7点半,天上飘起了些许小雨,骤降的气温丝毫没有影响诗人们的兴致。斯梅德雷沃文化中心大会堂灯火辉煌,热气腾腾。在盛大的金钥匙国际诗歌奖颁奖典礼开始之前,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在底楼大厅举办的“美丽中国图片展”奏响了中国诗人之夜的前奏。图片展揭幕之后,人们涌入大会场,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和数百位塞尔维亚文学爱好者将大礼堂坐了个满席。优美的塞尔维亚民歌是颁奖典礼的序曲。塞尔维亚作协主席拉多米日·安德里奇专程从首都贝尔格莱德赶到颁奖典礼现场,向大家庄严宣布:2013年斯梅德雷沃金钥匙奖得主——中国诗人赵丽宏。他以《自由是诗歌的另一个名字》作为题做了颁奖演说。他说:“赵丽宏的诗歌让我们想起诗歌的自由本质,它是令一切梦想和爱得以成真的必要条件。”安德里奇在颁奖词中引诵了赵丽宏年轻时代的作品《梦境》中的诗句:

  你说,做人多么苦恼,

  想聚首相依,却天各一方,

  分离难道是人生的必然?

  你说,要是做鸟多好,

  做鸟,就能比翼双飞,

  在辽阔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你说,要是做鱼多好,

  做鱼,就能随波逐流,

  在清澈的流水中幽会。

  生而为人,你我只能被江海分隔,

  日夜守望

  ……

  赵丽宏从斯梅德雷沃市市长娅斯娜·阿弗拉莫维奇手中接过那把象征着塞尔维亚诗歌最高奖的“金钥匙”,他感谢斯梅德雷沃诗歌节的评委将这个一年一度重要的国际诗歌奖再一次授予了中国诗人。1993年,中国诗人邹荻帆曾获此殊荣。赵丽宏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获得这个国际诗歌奖,“是对我诗歌创作的褒奖,也是对中国当代诗歌的肯定。在中国, 写诗的人不计其数,有众多优秀的诗人,很多人比我更出色。我的诗只是中国诗歌长河中的一滴水,一朵浪花。”他在获奖感言中感谢将诗集《天上的船》翻译成塞语的塞著名诗人德拉根。他说:“如果没有他创造性的劳动,我在塞尔维亚永远只是一个遥远的陌生人。”

  德拉根上台向大家介绍了赵丽宏及其诗歌创作风格和成就。他说:“赵丽宏是一位自我反思型的诗人,他的诗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最宝贵的艺术传统,同时又兼容了时代的敏感话题。从他的这本诗集中,读者能够很直接地感受到赵丽宏的个人经历和生活的时代,了解他的生活,他的为人,以及他作为一名诗人是如何在孤独和愤懑的时刻,通过写诗消解了心中的怨恨和不满。”赵丽宏用自己的诗写梦境,写历史,写大自然,写爱情和亲情,他的文字隽永而深邃,往往在平淡中见真知,在不经意间透出新意。德拉根指出:“人类几千年的诗歌体验已经证实: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深远的寓意是诗歌的理想境界,永远不会过时。赵丽宏诗集《天上的船》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

  颁奖典礼以朗诵赵丽宏的诗歌达到高潮。赵丽宏用中文朗诵了自己的诗作《古老的,永恒的》和《天上的船》,塞尔维亚著名演员聂保沙·坤达基纳随后用塞语翻译朗诵,最后由我用英文朗诵。颁奖和朗诵过程中,会场上一次又一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最后,当地男女声业余合唱团为大家献上了风格辽远优美的塞族民歌,德国诗人托马斯用颇具特色的背式风琴为大家演奏助兴,而俄罗斯诗人则一边弹钢琴一边唱起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首在五十年代风行全球的老歌唤起了大家的共同记忆。

  颁奖典礼结束后,各国的诗人纷纷上前向赵丽宏表示祝贺,很多塞尔维亚文学爱好者围住赵丽宏要求签名、合影留念。塞浦路斯诗人乔治过来拥抱赵丽宏,在他耳边亲切地说:“今晚的盛典是赵丽宏之夜,是中国诗人之夜。你的诗令我感动。”一位塞尔维亚姑娘悄悄地过来,递上一个纸袋,纸袋里放着鲜花、葡萄酒和巧克力,还附着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今夜,您给我们带来无比的喜悦。”

  塞尔维亚国家电视台和斯梅德雷沃地方台先后对赵丽宏进行了现场采访。塞尔维亚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政治报》对赵丽宏进行专访报道。赵丽宏被很多人簇拥着,他的温婉淳厚的汉语成为这个美妙夜晚的主旋律。

  回到酒店已是快要午夜,雨已经悄悄地停了,一轮满月当空,仿佛也在为中国诗人喝彩。

作者:须 勤     责任编辑:qichunlei
Copyright 1996 - 2014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