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员风采>本周人物

仁心仁术 医教扶贫

发布时间:2018-08-07 来源:民进贵州省委会

放大

缩小

孙发(右一)与学生们

  孙发,男,1969年出生,现任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泌尿外科主任医师,贵州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外科学博士,贵州省十一届政协委员,民进贵州省委常委,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贵州省百层次人才,2009年获贵州省“首届青年创新人才”荣誉称号,第七批“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017年被贵州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1992年,孙发从遵义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工作,2003年硕士毕业,2006年到贵阳医学院(现贵州医科大学)工作。从业20多年来,他孜孜不倦学习,兢兢业业工作。从一名精通医术的泌尿外科医生成长为一名医院领导。他以永不休止的攀登精神和创新精神,潜心于泌尿外科研究,有力推动了医院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他用炽热的情怀,诠释着医者使命。

  在20多年的从医生涯中,孙发始终秉承着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体现了一名卫生工作者的优秀品质,是忠实践行医者大德的典范。2014年,受贵州省委组织部委派到新加坡参加贵州省“赴新加坡公共管理与领导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同年入选“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中华男科学会青年委员,中国性学会医疗专委会委员,贵州省男科学会副主委,贵州省泌尿外科学会常委,《中华男科学杂志》编委。

  2015年,贵州决战“十三五”,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意见出台,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从农村走出来的孙发深感贫困程度之深,脱贫任务之重,从医院成立扶贫工作组那一刻起,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医疗教育扶贫工作中。“省委省政府和民进省委对全省脱贫攻坚全面统筹进行了部署安排,医务工作者一定要走在前面。”孙发接到任务那一刻,斩钉截铁立下军令状。

  不忘初心 助推减少因学因病返贫致贫

  “孙老师正在手术台上,一会有空再请他给您回电。”这是领导、朋友和家人给他打电话时听得最多的一句话。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医生,做好每一台手术是我的职责。”面对院校管理和多个社会职务,孙发给所有人的回答都是这句话,百忙之中,他推掉一切不必要的工作和应酬,使自己能有更多时间站在手术台上,“各级党委、政府和民进省委给的光环只能证明我前面的工作做得对,但绝不是我躺在功劳薄上吃老本的理由和借口,我的舞台是手术室、武器是手术刀,多康复一个患者,多成就一名学生,就能多脱贫一户贫困户。”孙发用掷地有声的誓言努力践行着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搭建平台、医教结合,奋力推进医疗远教助推脱贫

  在党委政府和民进贵州省委、众多导师多年的精心培育下,孙发成长为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男科学会青年委员、中国创新型医院管理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性学会理事长,贵州医科大学外科领域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但他深知,仅凭一己之力完成教育医疗脱贫无异于蚍蜉撼树,必须尽快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全力推进面向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从面上彻底解决教育医疗脱贫问题,让更多的“贵医”、更多的“孙发”投入到教育医疗脱贫攻坚工作中。

  为了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得到省城专家的诊疗,他积极推进远程医疗平台的建设,推动贵医附院与30余家县级医院建成医联体,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放,使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知名专家精准问诊,同时为医联体医院培养了大批的医疗骨干,大幅提升了贫困县乡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同时,他本人也选择了贵定县人民医院作为一个医疗扶贫点,除了进行远程指导外,时常在百忙之中前往医院坐诊、手术,对医生进行现场培训等。该院成立1年后,完成手术近500台,贵定县泌尿外科成为当地品牌科室,90%以上的患者不用转诊。

  挖掘岗位、培训技能,努力助推康复贫困患者脱贫

  面对一些病人在出院后生活依旧困难,这让他寝食难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些患者康复后家中一贫如洗,又没有什么技能,生活成了很大问题,解决这些人的脱贫问题时常压在孙发的心头。想到现在城市里多是独生子女,又都忙于工作,一个人生病,全家轮流上岗、疲惫不堪,合格的护工成为医院和社会的刚需,生病的老人照料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现在医院里一些私人请的护工,由于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经常出现护理问题。而贫困家庭劳动力,培训一下,通过医院的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加上护士的指导,完全可以实现上岗就业。按现在的市场价,护工一天180元,一个月就有5400元,完全可以解决贫困护工家庭的生计问题,既满足了社会需求,又解决了一些农村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一举两得。立说立行,他把这些想法付诸实施,建议并推动医科大学组织护工培训。目前,该项工作作为我省医疗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领导同意,准备近期启动。

  言传身教、积极奔走,设立“微雨”助学金精准资助贫困学生

  贵州省平均每十万人只拥有13.4名医生,远远低于全国每10万人21.5名医生的平均水平,在贫困山区,缺医少药的情况更加突出,要彻底实现教育医疗脱贫,根本出路在于夯实基层医疗卫生系统的医务人员。为了培养出一批留得住、能干活的基层医务人员,孙发主动请缨,走上讲台教授农村定单定向班学生相关课程。在精心教导前沿医疗卫生知识的同时,孙发还从职业规划、人生发展等方面引导学生扎根基层,服务老少边穷地区群众。

  尽管国家减免了学费,但仍然有部分同学生活极为困难,一些贫困家庭学生一日三餐只能吃一个馒头,孩子们小小的身体背负着繁重的学业!对此,孙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为此,他四处奔走,组织成立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微雨”精准扶贫助学金,并带头将每个月的工资一部分拿出来注入“微雨”精准扶贫助学金。目前,“微雨”精准扶贫助学金已经全面启动,正在临床医学生中筛选贫困生,预计帮扶了20-30名贫困学生。孙发说:“也许这点钱在大家眼中微不足道,但却能真正帮到孩子们,今天你帮助了他,明天他就能扎根于基层,全家实现脱贫,并造福贫困地区百姓!”

  决战脱贫攻坚,大任在肩。从医以来,孙发博士始终以自己的医者仁心走在教育和医疗扶贫路上,在所培训贫困县医生、所治愈贫困家庭患者、所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心中树起了一座教育医疗扶贫丰碑。

作者:     责任编辑:qichunlei
Copyright 1996 - 2014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