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青年的高原支教传奇
尤苑
我们就从2010年那个暑期说起,那一年,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上,格桑花开得正艳。尤苑来了,不是为了这美丽的格桑花。只是因为,听说有一个叫做 “孜荣”的小学校,急需老师、物资......她,走上高原,走近高原上的“孜荣”小学——那校舍,已在地震中严重受损,没有操场、没有围墙,床褥是一席草垫,一张老旧的大床上以各种姿势躺着五六个孩子,冬天也不会有任何的取暖设备……而这个叫做“学校”的地方,却并没有一个在编正式的老师,课程呢,只有语文和数学。走进教室,她,望着孩子们,孩子们望着她,并不知道这个外乡人、外乡的老师会给他们带来些什么。那目光中,却满是清澈的希望。陡然间,她觉得内心深处萌生起强烈的愿望:“既然我来了,为什么不做出点改变呢?”这,便是支持她高原支教,连续十年,抒写下高原传奇的初心。
于是,从这2010年开始,每一年,她都会来。在这里,她教孩子们英语、带他们读书、给他们讲故事,告诉他们山外面的世界不同的样子,十年坚守,写就了她25岁到35岁的青春年华,她说:我还会继续,因为“那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是的,就是因为在高原上望了你一眼,便注定了和高原孩子们的师生情缘。
而那凝望贫困校舍的一幕更是触动了她柔软的内心。2010年,她资助了3名家庭特殊的孩子,之后,每年她都会资助一些孩子。她说:“没有统计过,至今有十四五个吧。”
尤苑在给孩子们上课
她策划了“暖冬计划”——帮助当地的1100个孩子,筹集给每人一条毛毯过冬。
这些年,她的捐助,除却物资,仅仅钱款就将近8万元。
2013年,她加入了“格桑花西部助学”公益组织共同做一些公益项目。
2016年,在她的积极努力下,黄桥实验小学迎来了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的36名学生,开展了“行走的格桑花”苏州站活动。
做这些事,她一直瞒着家人,从不炫耀张扬,直到她的一位要好的同事将她的事告诉给学校,大家才再一次重新认识起这位书写下高原支教传奇的秀美的江南女子:她,是我们苏州民进的会员,来自苏州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的青年教师——尤苑。就在不久前,她作为苏州市唯一一个候选人,获评2019年“全国向上向善扶贫助困好青年”荣誉称号。
这些年来:苏州民进会员们积极参政议政,为国家发展、改善民生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同时,不断走近广西、贵州、宁夏、山西等地送教、送医、送艺,走近周围的社区福利院、外来工子弟小学,扶助孤寡老人、助力随迁人员子女、率先开展四点半义务助教活动……这些活动中,处处活跃着我们民进青年的身影。
或许,这便是我们民进青年的形象,是我们苏州民进始终不渝地履职尽责、积极于社会服务的形象,是我们承继五四精神,不忘初心、携手共进、双岗建功、立己达人的形象。
尤苑,写就十年高原支教的传奇,让我们为她点赞,也让我们与她一起,书写属于我们民进青年、属于我们民进人的功业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