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员风采>会员风采

王佩之: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文创让扶贫更落地

发布时间:2020-09-11     来源:民进长沙市委会

放大

缩小

  “真正让农民富起来,就是帮他们把富余产品卖出去,对于文化保护来说,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 记湖南湘西“腊尔山”留守老人的文创扶贫故事—

  2014年,我的一次偶然机会参加湘西精准扶贫会,从此开启了我的“扶贫之路”。在湘西常住期间,品尝到鲜美的凤凰县腊尔山萝卜。腊尔山的萝卜味道鲜美,却因交通不便没有好销路。作为土生土长的湘西人,看着这日益堆积的食物渐渐腐烂而被丢弃,当地人一边过着贫困的生活一边又制造着大量浪费,家乡人的穷苦始终铭刻于我的心中。在湘西进行充分的调研后,思考结合自身所学,提出要把农产品提升价值必须要做“农创”,也就是发展创意农业。通过设计和策划新颖的包装,挖掘文化力量,提升当地农产品的销量,改变乡村贫困落后面貌,帮助当地农民脱贫。

  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随着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基数逐渐膨胀,湘西乡村的年轻劳动力为寻求自身发展而大量转移到城市令乡村经济逐渐下滑,使得湘西乡村留守老人数量急剧增长,针对当地湘西凤凰腊尔山的留守老人和妇女,思考到如何让非遗保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买卖保护传承,将先进文化理念和创新思想融入到本地的农副产品、生活日用品、农用产品的生产中,同时鼓励当地拥有某种技艺的留守老人参与本地的生产劳动,在改善其生活水平的过程中为留守老人这一群体提供满足感与幸福感。

  将留守老人问题与传统工艺共同解决,组织当地村委大量的鼓励留守老人参与其中,其中包括退休的正厅级干部陈久经(原凤凰县县委书记、省人大民宗委副主任)等留守老人和妇女将优秀的传统手工艺融入到当地的产品开发中,为当今市场经济注入新动力。在该村大多数年轻劳动力都转移到城市的情况下,使用当地的留守老人自发地对本地的农副产品进行包装与推广,其外包装正是使用了湘西本地特有的草编技艺进行编织与包装,为当地的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渠道。包装采用当地常见的稻草作为主要材料,辅以竹木做支架,对稻草搜集、整理,历经编、织、插、镶、嵌、绕、缠、别、剔、镂、透等10 多种工艺技巧,再进行后期干燥、消毒、韧性加强等工序,符合现代农产品的包装标准,同时保证干净、卫生。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始终贯穿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绿色健康的设计理念和消费观,将传统草编工艺与现代设计文化融合,传达出腊尔山区特色的文化艺术价值。稻草作为有机包装材料,使用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直接还田,再利用。

  腊尔山区萝卜自身拒绝过度包装,减少包装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符合绿色设计的需求,是真正的生态设计,也遵循设计界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同时,展现腊尔山镇的村民高超的编织工艺。其中多数技艺经由当地的留守老人亲手完成,希望未来更加重视传统手工艺,不要被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而忘记老祖宗所遗留的宝贵财富。我亲身和当地村民共同将稻草进行包装创意设计、手工制作,为湘西草编的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想法,也让普通的萝卜焕然一新变得不再普通,并带有当地传统文化的烙印。2017、2018年通过农博会、食品推荐会、走向粤港澳大湾区等推广,原本养在深闺中的萝卜远销港澳,扬名海内外,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好评,萝卜也翻了几倍的价格进行了销售,同时再也不担心好品种、好手艺消失。

  现在湘西腊尔山萝卜的部分留守老人和妇女已经习惯性的运用传统草编工艺,主动参与了当地农产品的包装工作,极大程度上缓解了留守老人和妇女的经济状况,强化了留守老人与当地村民的互动,为解决留守老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草编传统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新道路,具有切实可行的扶贫效果和现实意义。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