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员风采>会员风采

胡卫:因教育而结缘的往事与微痕

发布时间:2022-08-18     来源: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

放大

缩小

  胡卫

  研究员,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政协科教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市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上海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上海市委会副主委、专职副主委,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承担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等重大项目。荣获2020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提名奖。

因教育而结缘的往事与微痕

——大学成就了我的梦想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大学毕业一晃已三十多年。无论是诗情画意的环境、多姿多彩的生活,还是学高为师的先生、各有所长的同学,不经意间都在我的心中留下了许多深刻而温馨的记忆。

  大学是锤炼社会实践能力的最好课堂。四年大学生活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才干,更让我开阔了视野、滋养了心灵,由此也开启了我走出校门后四十年风雨兼程、不断前行的教育研究与参政履职之路。

  恢复高考,圆读大学梦想

  我入读中学之际,正值“文革”后期。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可以比恢复高考这一事件来得更加幸运、更加重要了。因为正是这一历史的转折,一夜之间改变了包括我在内的千百万年轻人的命运。对于一个出生在城市、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学生而言,我能直接参加高考并一举圆读大学之梦,现在想来还是那么地惊奇与不可思议。

  对于高考,相对“文革”时期那一代的老三届,我们应届生其实还是很茫然的,尤其对专业的选择更是没有概念。因为父母吃足了历次政治运动的苦头,所以坚持要我报考理科。但是,我从小喜欢舞文弄墨,喜欢摹仿老师的样子给同龄者或低年级的学弟们“上课”,所以我违抗父母之命执意要报考文科,但究竟填报什么专业,却是心里发蒙。当时,不知哪一位学长向我推荐说,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地理和中文是最好的。于是,我就在稀里糊涂的状况下报了华东师大教育系,而竟然也就一举成功考上了,由此大半辈子和教育结缘的历程亦就拉开了帷幕。

  真可谓时代弄人。一个偶然的选择,我就这样就为自己开启了人生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轨迹。

  难忘校园,濡染人文气息

  揣着一纸教育系的录取通知,我来到华东师大报到。校园很大,景色很美。在莘莘学子眼里具有传奇色彩的丽娃河,以她的恬静和妩媚向我展开了欢迎的双臂。记忆里的丽娃河,在校园的中间部分一分为二,形成两条支流,两条支流的合流处又环抱着一个小岛,小岛则有着一个极为雅致的名字——夏雨岛。走近小岛才发现,这里垂柳依依、翠竹青青,面积虽不大,却充满着生机与诗意。有时逗留其中,还会情不自禁地让人想起金庸小说里黄蓉所居住的桃花岛。

  记得当时去学校报到的时间恰逢8月底,秋意初起,丽娃河面荷花盛开,河的两岸绿树掩映,我的喜悦之情也油然而生,不禁感叹道,啊,好一个充满知性与灵感的地方。

  华东师大吸引我的地方,还不仅在于她优美静谧的校园环境,其实更在于她博大渊深的历史文脉。据说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一位西班牙侨民以极为低廉的价格买下了这块宝地,同时造起了上海开埠以来第一座郊野度假村。当时,来这里观光揽胜的多是富裕阔绰的欧美侨民。不久之后,这座园子又转手成了一位流亡上海的白俄贵族的私人花园。再后来,这里才成为旧时代的上海教会学校——大夏大学的校址,并直至解放初与光华大学等几所院校合并而成后来的华东师大。

  我在华师大读书时,虽然改革开放大幕刚刚开启,但校园里各种思想交流交融交锋,已充满了人文学术气息。记得河东食堂门口的布告栏隔三差五会有各种学术活动预告,其中不乏大牌学者专家的演讲。当时,华师大的学生社团活动也丰富多彩,内容涉及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方方面面。有一场景至今记忆犹新:教育心理、中文、历史、外语等系科学生上课的文史楼,门厅内的墙上总是贴满了中文系同学创作的诗歌、小说,午餐、晚餐时段,每每会聚集很多捧着饭碗的学生在满墙作品前驻足欣赏。这就是当时中文系最有名的社团——“夏雨诗社”所展示的学生作品。另外,诸如学生话剧团、管弦乐团、运动队、广播站、校报编辑部等的活动,也是纷至沓来、争奇斗艳,成为华师大校园一道十分靓丽的风景线。

  回首往事,至今仍深感师大校园弥足珍贵之处就在于,她将环境之美与人文情怀之美那么完整地糅合在了一起,并且“润物细无声”般地给人以滋养和启迪。当我们离开校园之后,那些诸如激情、创造、个性、浪漫等唯美的东西,就似乎再也难以与之正面相遇了。

  幸遇大师,深受学理启蒙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有言,“大学之大,非大楼之谓,而在于大师之谓。”非常幸运的是,当年的华师大确实汇聚了一大批德艺双馨且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师级名师。

  时任校长是刘佛年先生,便是国内著名的教育学家。那时候,先生已年近古稀,讲话语速缓慢,步履略显蹒跚。虽慈祥和蔼,但威仪仍在。在其领导下,校风求真务实,学术自由包容,师生教学相长,成果层出不穷。

  四年的本科学习中,先后教授过我们正课的教师有近80位,光是论文指导导师就有十几人,加上开设讲座的外籍专家、辅导员及系办公室的老师,师资共有百余位。在我就读的教育系,就有张家祥、张瑞璠、瞿葆奎、赵祥麟、马骥雄、杜殿坤、金一鸣、陈桂生、胡守棻、沈百英等学贯中西的学界名家。此外,还有来自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的教育学、心理学学者。其中,令我印象比较深的有美国芝加哥大学本杰明·布鲁姆教授、美国新泽西州州立大学校长周遐龄教授、美国内勃拉斯大学范星南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胡昌度教授等。

  在校读书期间,教授们学有专精、授人以渔、诲人不倦。很多大师的教诲和指导,都使我终身受益和没齿难忘。其中,对我影响最大、最深的有两位老师。一位是为我们讲授《德育原理》的胡守棻教授,还有一位是讲述马列主义教育理论的陈桂生老师。

  先说胡守棻教授。彼时,先生虽年事已高,但非常重视仪容仪表,总是把自己打理得整整齐齐,一头银发梳得一丝不乱,清瘦的脸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每次来校也是皮鞋锃亮、西裤笔挺,中山装领子从来不忘扣好风纪扣,而且里面的白衬衫总会露出一条洁白的领边。他待人接物和蔼可亲,举手投足温文尔雅。大学期间,我很喜欢听他讲课,没有大话、空话,娓娓道来、深入浅出,把一门枯燥的《德育原理》讲得十分引人入胜。

  大学毕业后,由于工作的缘故,我和胡守棻教授有了更多近距离接触与交往的机会。1985年起,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我和一些志同道合者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对学生思想品德评定指标体系的制定方法和评定方式进行研究。期间,我经常登门向胡守棻教授求教,老先生总是认真倾听、仔细询问、耐心指导,并常常就一些问题和我平等进行讨论。

  为了激励我从事德育研究,记得有一年元旦假日,老先生不顾年迈体弱,竟专程来到我家访问。彼情彼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1986年课题告一段落,胡守棻教授就亲自领衔组织专家委员会对课题进行鉴定,同时对课题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1987年课题结题后正式出版成书,先生还欣然作序。其对后辈的提携和关爱,着实令人感动。在胡守棻教授的言传身教影响下,我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德育大纲研究》《学生行为规范研究》《学校德育评估与学生品德考评研究》和《上海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研究》等国家及上海层面的重要课题。这些研究工作,也为我之后的学术生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说陈桂生老师。当时,陈老师执教的是马列主义教育理论课。陈老师治学之认真刻苦,是出了名的,甚至是玩命的。我们读书那四年,陈老师和我们同住第一宿舍,只见他每天拎一个热水瓶去办公室看书写作,通常一待就是一整天,每每要到晚上才返回宿舍。曾听他本人告诉我,每年除大年三十和家人吃一顿年夜饭外,365天中有364天半他是在办公室里度过的,并且风雨无阻,几十年如一日。

  陈老师是江苏高邮人,他讲课总是带着浓郁的苏北口音。因备课十分充分,内容非常精彩,常常旁征博引、举一反三,而且对马列原理及教育理论烂熟于心,所以陈老师不仅做学问特别扎实,而且他的讲课也引人入胜,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毕业后,我因工作关系,也继续和陈老师保持了较多的交往,同时还聘请他作为我所在研究机构的兼职研究员。因为学识渊博、功底深厚,他进入相对陌生的民办教育研究领域,但很快就得心应手并渐入佳境,没有多久,竟撰写并出版了《中国民办教育问题研究》等颇有影响的学术专著。

  现在,陈桂生先生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笔耕不辍,不时仍会发表一些很有洞察力和前瞻性的理论文章。作为老一代学者的代表性人物,其对教育问题思考之深、角度之新,即便是在当下的学界也少有人能够企及。

  结缘同窗,共书求学篇章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新三届”之一,我们华师大7911级同学来自五湖四海,而且年龄参差不齐。入学时,大年龄的已经接近30岁,中间一批的也在25岁左右,而我则是属于年龄偏小的应届生。同学们虽然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各不相同,但每位同学都是一个传奇、一座宝藏,大家相互吸引、相互影响。

图为胡卫(左二)和同学们在一起

  我们班人数不算多,但却在体育、艺术、美术、文学等方面蕴藏着各种人才。每次举行联欢会,大家你方唱罢我登台,都是好戏连台、美不胜收;每次参加运动会,也是争前恐后、争金夺银、不落人后。至于学习会、研讨会,则更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各抒己见,精彩纷呈。有一些同学在课余之间,还效力于学校各种社团和体育运动队,为班级、为学校增光添彩。更多的同学则作为业余爱好者,活跃在学校的各种场所,他们共同支撑起了一片属于7911班的灿烂星空。

  大学同学四年,朝夕相处,虽交往有多有少、有深有浅,但彼此都留下了深刻印象。记得当时的好几位班干部都十分优秀,日后也各自成就了一番精彩的事业。譬如,第一任班长来自江苏南通,出生于军人家庭,以370高分考入华师大,所以一开始就成为班里同学关注的焦点。这位班长他不仅书读得好,而且处事圆润周全,有种与生俱来的领导气质,毕业后分配去了教育部,很快升任处长,并被保送到美国进修,从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毕业。后来改学IT,先后进入了日本和美国公司做高管。

  第二任班长来自安徽庐江,当时以397高分拔得华师大文科生考分头筹。其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社会活动能力,在班里都无人望其项背,曾是华师大演讲达人,先后斩获上海市大学生演讲比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全国青年演讲比赛一等奖和全国职工演讲比赛一等奖等重要奖项,踏上工作岗位后,先后做过企业法律顾问和学校校长。

  第三任班长来自云南昆明教师家庭,也是品学兼优者。其英语水平很高,这在当时大学生中属于凤毛麟角。同时,他还十分勤勉努力,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从不无谓浪费时间,每次作业和考试都全力以赴、力争做到最好。不仅如此,这位班长同学的教养也很好,而且乐于助人。也正因此,他毕业后发展一直很顺遂,直至做到云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并当选为民进云南省委会主委,且连任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其中,巧合的是,我们俩同任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时,被安排在同一小组参加活动。

  此外,在我班担任过团支部书记的同学中,有一位来自山东青岛,年龄上算是小字辈的同学,显得少年老成,气度不凡。其说话有板有眼、处事沉稳周全,穿着干净整齐。毕业后,该同学去了中央教科所工作,后来升任为全国妇联办公厅主任。由于工作关系,我和他一直保持着联系。我在上海教科所工作期间,多次邀请他作为央所领导来沪指导课题研究。在我担任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之后,每年都会去京参加他主持的国家和教育部课题评审会。近年参与全国政协开展的“家庭、家风、家教建设”课题调研,也得到了全国妇联支持,使得我和这位老同学有机会同框参加有关活动。

  我班的学习委员中有位来自江苏常州的同学,讲的是满口的吴言侬语,是个温文尔雅的江南才子,其不仅读书刻苦,而且学业优异。他后来远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若干年后,去了香港大学工作,成为香港大学远程教育中心总监,后来北京师范大学用优厚待遇将其延揽,目前他已是国内著名的远程教育专家。

  在众多有艺体特长的同学中,有一位来自福建漳州的同学最为出众。他是一名游泳好手,体形健美,但性格随和,成天乐呵呵的。在读期间,他屡屡在上海大学生游泳运动界崭露头角,代表学校获奖无数。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原籍工作,并先后在多个重要岗位任职。他曾将教育局长任内亲历的各种事件和对教育的感悟、思考汇集成书出版,并请我为其大作写序。可惜的是,正当他鸿图大展时,不幸罹患恶性肿瘤,最后医治无效、英年早逝。

  寝室作为大学生活最基本的单位,室友们演绎出的细小琐碎故事,都往往经久难忘。我们寝室共五个人,其中三位都有过工作经历,我和另外一位小同学则是应届毕业生。记得,有一位室友是从上海幼师工作岗位上考入的,看起来踌躇满志、心无旁骛。平时,这位同学专注于读书,可谓教室、图书馆、寝室三点一线,四年学习生活如钟摆一般颇有规律,还时常会看到他所写的中外教育家传略发表在《上海教育》等杂志上。

  另一位年龄比我大许多的室友,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名牌大学教授,母亲是大家闺秀。此兄虽有多年工作经历,但在其身上完全看不出痕迹。其性格率性、热情,具有与生俱来的交往能力,但又很容易激动。因为写得一手好文章,被当时校报和广播站聘为兼职记者,所以常常“不务正业”。临毕业时,突然因视网膜脱落休学一年,毕业后东渡扶桑留学,回国后被华师大聘为教授,现在是国内终身教育研究领域的知名大牌专家。

  在五位室友中,只有一位是外地同学,来自四川,和我算是半个同乡(我祖籍是四川),我们是上下铺。从表面看,这位同学波澜不惊、四平八稳,其实内心细腻,感情丰富。记得,宿舍熄灯后,我们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开“卧谈会”。谈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我和他经常会就一些国家大事争论不休。毕业后他分配到了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我则分配到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因为是“同行”,所以我们彼此间也就有了较多的工作交集。

  最后一位同寝室同学,和我一样是一位应届生,尤其在刚进大学的几年,他比较特立独行,有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行事风格。毕业后,他先后去了上海社联和教育学会工作,后来调到中福会。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其所在部门进行了杂志编辑合作,他就借调到当时我主管的单位,负责上海市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行业管理,我俩竟然又成为了同事,也是缘分。

  回顾过往,铭记那段时光

  回顾四年大学生活,我和同学们的相处一直非常融洽。作为班上为数不多的“小同学”,学兄学姐们对我更多的是关心、鼓励和帮助。感恩于大家的悦纳和认可,节假日我会经常邀请同学到家做客,平时我也很热心助人,如有外地同学在上海需要购买紧俏用品什么的,我都会通过各种办法帮助解决。

  在大学里我尽管年龄偏小,却也算是社会活动积极分子。

  我曾担任系学生会的宣传干事,和78级的一位学长一起负责教育系的黑板报等工作。读中学时,我就是校学生会的宣传委员,负责编撰并油印每月一期的《向群战报》,同时还负责学校一堵3米高、10米长的墙面宣传栏的美化和文字组织。每逢重大活动,还要在学校和学校马路对面的墙面,徒手书写各种字体的标语口号。

  本以为考取大学后,我的美术和宣传特长也就寿终正寝了,却不曾想到了大学,竟还有用武之地。先是参与班级黑板报,后又被吸收参加系学生会黑板报工作。为了做好每期黑板报,我常常废寝忘食,有时连专业课都不得不请假。除了对黑板报内容精挑细选之外,我还对版式进行精心策划,尽量做到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图文并茂。好在我喜欢做这些事情,所以做得津津有味、其乐无穷。在全校举行的黑板报评比中,教育系的黑板报经常力拔头筹,后来还在市级的比赛中获得奖项。

  大学期间,我还参加了各种形式的演讲比赛。开始是在班级里进行小范围的演讲,后来被系里推荐参加了学校和市级的演讲比赛。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可谓煞费苦心,除了邀请班里擅长文字的同学对讲稿提意见外,还要请一位颇具播音天赋的山东籍女同学逐字逐句帮我校正口音。由于准备充分,在首次全校演讲比赛中,我就一炮打响,获得了一等奖。在第二届华师大演讲比赛中,我又获得了二等奖。

  受教育系77、78级学长们的影响,我和7911班里几位志同道合者发起成立了一个教育理论学习小组。我们经常结合专业课学习,就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和分享,并根据各自感兴趣的课题撰写研究论文,然后汇编成册,取名为《火花集》。记得,当时我负责打字、油印和装帧。可惜的是那份记载着小组成员智慧火花的论文集,现在已经遗失不见了,只记得我被收录其中的第一篇文章是有关勤工俭学的思考。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在华师大学习四年,在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下,同时通过自身的不懈追求,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才干,而且也开阔了视野、滋养了心灵。学在兹,念在兹。由于与教育结缘,我在学成毕业之后,便投身教育科研工作,努力把所学与所用结合起来,由此也开启了我职业生涯的独特路径和别样图景。

  作为教育理论政策研究者,先后领衔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研究,同时承担了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民进中央、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所委托的大量教育决策咨询项目。本人公开发表论文(文章)几百篇,独著或合著有教育类著作20余部,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教育图书奖二等奖2项、上海市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作为教育实践探索者,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发起成立了全国首家民办教育研究所,成功开启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空间。作为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我还在参政议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围绕中心大局、聚焦关键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在全国两会上,递交的提案数、热点提案网上点击率以及媒体采访报道数屡创新高;获得了不少高层领导的重要批示以及一系列不同等级的参政议政成果奖。此外,本人响应民进中央扶贫帮困号召,积极开展和贵州毕节金沙、黔西南安龙,湖南衡阳、浏阳、桑植,云南石屏等地的对口支援。2021年荣获民进中央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弹指一挥间,四年大学的时光虽然不长,但其对我一生所从事的职业和事业发展却影响深远。忆往昔峥嵘岁月,唯大学生活最是难忘。

  寄语青年:不负青春、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大学教育是通识教育,是博雅教育。既要学文,也要学理。要拓宽知识面,培养综合、比较、分析、创新等能力。同时,要涵养人文精神、人文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曾引用“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叮嘱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大学生要学会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找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勤于思考、勇于实践,要像海绵吸水一样积蓄砥砺前行的力量。

  在大学生时代,要和学校文化环境有效互动,向老师求教、向同伴学习,除了要学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学习、研究方法。要和社会环境有效互动,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资料,学会用数字和案例说话。同时,通过融入集体,包括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增加合作精神,培养社交能力、表达能力。

  梦想,是引领人生方向的灯塔。惟立大志,方成大器。惟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才能成为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生们还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你们的未来不仅与民族伟大复兴同步,也会与世界百年变局关联。

  人生之路很长,有平川也有高山,有丽日也有风雨。期待你们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在最好的时代成就最精彩的人生。

作者:胡卫     责任编辑:叶炜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