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履行职能>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关于尽快改革医务人员职称晋升制度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7-02-08 来源:民进蚌埠市委员会

放大

缩小

  医学职称是医学人才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科研学术水平的标志,也是评价、激励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医学职称的评价标准对广大医学工作者工作价值观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国的医疗卫生晋升制度是模仿前苏联的人事管理模式已经沿用了几十年,强制性地要求临床医护人员必需完成尖端医学学科课题的研究论文发表,才能晋升职称实在是强人所难了。特别是要求更多的医护人员充实和加强基层社区农村的保障性医疗的发展模式,更是让这部分人的职称晋升成为可望不可及的事。

  我国发表论文晋升职称、涨工资形成了医护人员切身利益的链条。为了晋升职称涨工资就必需渡过论文发表的独木桥,于是各种低水平低质量重复国外研究的论文以及大量幕后金钱交易性论文(枪手代写)造假论文层出不穷。在美国、韩国、日本大学里有助教、讲师、教授职称,但是,医院里没有什么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之分,基础工资是根据毕业学历如专科、本科、研究生来确定,然后根据临床工作年限来不断提升工资,不需要受人际关系的左右。

  广大医务人员的能力水平的提高除了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之外,更多的是需要临床病例多年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是靠写几篇论文就能提高实际水平的。现实工作中,高职称并不见得有高水平,用职称衡量医疗水平已经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医疗水平的高低,不是单纯用职称评价就能定论的,它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多年的医疗经验和高尚的医德来综合评价,因为即便有高深的理论知识和多年的临床实践,没有高尚认真负责的医德也会导致医疗失败的结果。

  晋升大多数以论文质量、数量作为主要考评指标是不合理的。以外科为例,手术质量才是评价一名外科医生的根本。如果不能保证这个根本,无论其论文写得多么优秀,都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唯“论文”是取,引发了过度追求论文数量和科技成果的现象,包括开展大量的重复性研究、花钱买版面发文章、论文拆分发表,甚至抄袭论文、科研作假、托关系获得科技成果等现象,增长了科研浮躁,同时也浪费了有限的社会资源。以国内比较知名的“中华”开头的医学杂志为例,不少专家都坦承,如果对过去几十年该杂志发表的论文进行回顾,会发现其中有学术价值的内容不足10%。现代医学研究的发展已经不再是靠临床病例报道和综述论文或者简单的检验指标就能满足要求了,需要具备科研设备条件,如分子生物、电子显微镜、医用材料力学、动物实验室等分析研究设备。要提高研究水平的质地,而不是追求滥竽充数的量。

  医务人员绝大多数论文撰写目的是为了提升工资,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为了追求虚荣的目标,采取各种手段来杜撰论文,论文成了职称晋升的敲门砖,这些论文虚假鱼龙混杂,谈不上高质量高水平,为了晋升还要同领导、同已经晋升高级职称的评委搞关系。这种以论文及成果数量来衡量临床医师的评审方法,误导了临床医师的发展方向。这样的职称晋升制度是劳民伤财的霸权机制,应该尽快研究改革这种落后的医务人员职称晋升制度。为此,我们建议;

  1、对不同的医务人员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临床医师晋升制度中强化对临床能力的考核和要求,将其作为晋升的主要指标,促使临床医师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钻研临床业务,提高临床水平。

  2、在晋升上,可以考虑改变收入组成、绩效考核,和职称脱钩的方式。如,以根据毕业学历如专科、本科、研究生来确定基础工资,然后根据临床工作年限、工作岗位、专业特色来不断提升工资,不需要受人际关系的左右。

  3、通过继续教育和适当的医疗水平考核考试,以及医德医风的综合考评,来决定医生的晋升。

  4、减少晋升层次,分段培养人才,分类使用人才。医生分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职称。每阶段8年,头8年在规模医院轮转培训,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去留,考核不合格去下一级医院,合格者晋升主治医师。第二个8年注重临床独立工作能力培训,考核不合格去下一级医院,考核合格者晋升主任医师。晋升主任医师后进入全省人才循环流动考核平台,考核合格者进入双向选择轨道,考核不合格者不剥夺主任医师职称,但要服从于均衡资源的省内安排。

作者:陈贞祥     责任编辑:qichunlei
Copyright 1996 - 2014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