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宣传、保护和开发利用“瓷帮古道”的建议
世界陶瓷之都·德化历史悠久,千年窑火不熄,是“马可波罗瓷”与“中国白”瓷器的原产地,也是我国民窑的代表。借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良机,德化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省自贸区建设、泉州海丝先行区建设大局,在促进文化产业走出去方面成为“一带一路”的龙头代表。在泉州至永安公路开通以前,德化的主要陶瓷产品销售都靠肩挑沿永春许港经南安至泉州(刺桐港)、漳州月港或永泰嵩口、仙游等相关码头运出,形成了具有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瓷帮古道”。
“瓷帮古道”是一条起于德化、途经永春、南安至泉州(刺桐港)的古驿道,是串联古窑址、输出外销瓷的交通大动脉。它见证了德化陶瓷外销的辉煌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是德化乃至泉州走向世界的兴荣大道,承载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记忆。古驿道两旁簇立着“屈斗宫”、“梅岭窑”“月记窑”等古窑址达二百多座,基本上为全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窑址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连续三次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工程。在德化三班镇寮田尖发现的商周时期古窑址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的原始青瓷古窑址,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保护。
可是,“瓷帮古道”未能引起沿途村镇的足够重视,存在着部分民众保护意识不强、相关文化挖掘力度不够、旅游资源尚处于“睡眠”状态、缺乏规划设计和指挥协调的统一性、开发利用的启动资金不足等诸多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市旅游局。德化永春南安也相应成立领导协调机构,并抓紧前期摸底调查和确定遗迹范围等。
二、整合资源凸显特色。打造旅游专线,各县在“瓷帮古道”主要地点设立接待中心,各镇村各自选择重点,配套建设接待站和研讨探秘、食宿休闲、观光游览等场所设施。
三、统一规划设计和立项报批。由沿途乡村提出初步具体详规方案,乡镇收集汇总,各县邀请专家综合规划设计,上报“瓷帮古道”建设开发领导机构审批立项。
四、构建分工合作机制。“瓷帮古道”建设开发领导机构统一对外宣传推广、招商招标等,各县配合指挥协调并指定挂钩单位,各镇村具体做好本镇村项目实施和与其他镇村对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