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友善适老环境的建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据统计,2017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我国养老模式中居家养老占比高达96%。中国每年有大约30%的65岁以上老人发生过跌倒。也就是说中国每年有将近4750万老人发生过跌倒。面对老龄化进一步加剧的现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友善适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一)理念和意识缺位。目前适老环境建设理念和意识尚未进入建筑评估、交通改造、生活服务设施建设等领域,尽管涌现出众多养老社区、养老地产,但由于各建设环节均缺乏适老理念的指导和监督,因此鲜能满足老年人居住生活的实际需求。
(二)政策和机制有待完善。一方面,强制性、可操作化的适老环境建设相关标准和规范缺失,导致适老环境建设停滞不前;另一方面,缺乏适老化改造机制,未能厘清政府、市场的职能,导致现有适老化改造政策落地难。
(三)现有建设水平低下。一是友善适老环境建设尚未引起地方党政部门足够重视,专项开展适老环境建设的城市少之又少,农村更是成为建设盲点。二是城市交通系统建设中利于老人出行的理念缺失,老人出行安全隐患、道路繁杂等问题突出。三是居家养老所需的住所适老化改造问题严重。例如:老旧住宅没有电梯,室内通道宽度不足,居室防跌倒设施缺失,无障碍设施差等。
二、对策建议
(一)树立友善适老环境建设理念。一是建议以全国老龄办为指导,联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成立工作组,着力开展适老环境建设。二是开展针对对适老环境建设问题的深入研究,助推友善适老环境建设纳入国家战略。三是增强公共服务部门的适老环境建设意识,使其率先成为适老环境建设的政府展示窗口。四是建议由中宣部、文化部作为指导单位,联合中国网络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大力宣传适老环境新理念,树立“适老环境建设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
(二)构建适老环境建设政策支撑体系。一是构建强制性适老环境建设规范和标准体系,加快适老环境建设法制化进程。二是尽快出台“居家适老化改造建设标准”、“养老机构设计建设标准”、“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适老化社区改造建设标准”等一系列适老环境建设的强制性、可操作化的文件。三是建议组建国家适老化推进办公室,将适老化纳入建筑、公共服务环境、交通以及无障碍设施建设等评估项目推进适老环境建设主流化。四是建立改造和建设的合理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制定适老化改造的各项政策,有效地培育市场,引导行业发展,这些政策主要包括:指导原则、改造方案、补贴政策、评估实施办法以及产业扶持等内容。市场重点做好适老化改造建设的具体实施和推广。
(三)多渠道加快适老化环境建设。一是建议搭建全国适老化环境改造服务平台,让需求方、供给方、监管方等实现有效对接。老年人用户、服务商、评估机构、社区居委、民政部门、交通部等均有入口,统一流程,共享信息。二是多渠道解决适老化环境建设资金。针对适老化、无障碍的公共服务设施,由政府安排资金解决;小区内部适老化环境改造可分两种,已建小区采用物业管理费用、维修基金和业主捐赠筹措资金。在建小区由房地产开发商对适老化环境建设和居家适老条件进行配置。现有的居室适老化改造可由政府补贴部分,住户分担资金解决。农村适老环境和农村居室适老建设可纳入精准扶贫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