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新形势下基层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机构改革以来,安全生产工作向应急管理工作转变,但是安全生产仍然是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们乡镇在上级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执法工作,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升,维护了大局和整体环境的稳定。但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和现实制约因素,基层在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时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亟待解决。
一、基层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建设工作。按照《安全生产法》和《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和领导小组,明确的机构和工作人员,并建立了一整套工作制度,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运行。
(二)执法工作开展情况。积极配合市县安全生产执法活动,同时按照执法计划开展日常检查工作,对查出的隐患及时进行消除和上报。
(三)网格化管理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落实了三级网格化管理制度,镇、工作区、村各尽其责,不断开展各种形式的执法检查活动;同时在企业内部也落实了三级网格化制度,主要责任人、车间、员工严格按照职责落实相关责任,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提升了企业自主抓安全生产的积极性,此举进一步压实了企业主体责任。近年来,我们完成了所有规模以上企业的标准化建设和两个体系建设,推动了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托管工作,大大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力量的问题。由于乡镇工作情况的特殊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加上人员编制缺少和人员构成情况复杂,真正能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力量缺少。我镇当前能够从事安全生产的人员远远达不到执法需要,离岗、兼职等情况普遍存在。
(二)执法权限的问题。由于乡镇一级没有处罚权,在执法过程中没有强有力的约束力;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企业,最便捷有效的方式就是断电停产,但是乡镇供电部门要求提供县安委会或者县政府出具的通知或者信函,此举增加了执法的难度;有些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在企业不服从管理的情况下,只能上报县局,而县局执法力量也存在不足,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就算采取措施也是十分繁琐和漫长。
(三)执法水平的问题。随着企业生产管理越来越专业化和复杂化,对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镇一级缺少专业的执法人员队伍,在检查时只能一知半解、浮在表面或者流于形式;市县在抽查或者例行检查时都是聘请专家进行检查,而乡镇企业众多、检查频繁,要聘请专家进行检查就要承担巨大的资金负担。
三、相关意见
(一)机构编制人员设置方面,要提升乡镇执法队伍的建设水平,关键是要有一支专职队,建议对乡镇一级的安监办进行垂直管理或者进行双重管理,学习综合执法队伍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经验或者架构模式,由县级派驻执法人员,由乡镇管理和调度,人事调动权限规县局管理。
(二)执法权限下放方面,在理顺执法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明确权责,下放相关执法权限,提升乡镇一级政府或者安监部门执法力度。
(三)执法专业力量建设方面,通过招考专业执法人员或者购买专业服务的方式提升基层执法专业能力,提高执法有效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