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暑假沉迷“电子毒品”现象亟需重视
全国各中小学即将迎来暑假,中小学生在暑假沉迷“电子毒品”现象又将突显。“电子毒品”包括各类手机游戏、娱乐性APP以及各类电脑游戏,学生在假期沉迷“电子毒品”不仅会影响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更有可能影响学生性格的发展导致抑郁、暴力倾向、自闭等不良心理疾病产生,更有甚者会造成离家出走、暴力事件等及其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亟需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中小学生沉迷“电子毒品”的原因主要有:
1.各大运营商对游戏及娱乐性APP的防沉迷监管和控制力度不够。近年由于智能手机的推广和普及,游戏的终端从电脑发展到智能手机,可以说无处不在。但是各大运营商为了利益不管是对PC平台还是对智能手机平台的监管力度都形同虚设,并没有强制性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的措施。就算在游戏或娱乐性APP开启的时候有防沉迷提示,但并无实质性的效用,只需充值便可自行更改防沉迷设定。
2.各中小学校及家长对学生暑假学习和生活的监管力度不够。虽然各中小学校在学生暑假之前都会进行安全教育及布置暑假作业,但除了组织少部分学生开展夏令营及游学活动,对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也几乎是放任自由。家长由于工作原因,也无暇照顾孩子的假期学习和生活状态,导致学生在假期沉迷“电子毒品”。
3.社会各界对丰富中小学生暑假学习和生活缺乏重视。据走访和了解,中小学生在暑假对图书馆、博物馆、各大运动场馆及各大公园的需求度极大,但这些场馆或公园在暑假针对学生的需求并没有出台实质性的政策。
中小学生暑假沉迷“电子毒品”不仅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国家未来人才培养也是影响深远。具体来说:
1.沉迷“电子毒品”严重影响学生身体健康。不论是打开成年人还是中小学生的智能手机或个人电脑,里面至少有3个以上的游戏如“王者荣耀”、“吃鸡”、“QQ飞车”等和多个娱乐性APP,由于中小学生年龄的特点,他们的自制能力有限,对这些游戏和娱乐性APP极易上瘾,沾上就容易上瘾,上瘾就会沉迷,这正是这些游戏和娱乐性APP被称为“电子毒品”的原因。学生暑假期间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或者玩电脑,对身体会产生极大负面影响。中小学生的身体和骨骼都在生长发育阶段,如果长时间玩电脑或者手机极易引起颈椎和脊椎变形,从而压迫内脏的发育,伴随而来的就有近视眼、颈椎病、腰椎病、神经衰弱、内脏器官病变等一系列慢性病症。
2.沉迷“电子毒品”会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和性格发展产生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小学生一旦上瘾和沉迷,首先影响的便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他们所有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点都会被“电子毒品”占据,无法自拔的陷入其中。不仅如此,学生性格也会受到极大影响,轻者不愿与外界和父母交流,重者会产生抑郁症、暴力倾向,更严重的会分不清现实和虚拟世界做出一些危害社会安定的过激行为等等,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为此,建议:
1.切实加强对游戏及娱乐性APP的防沉迷监管和控制力度。国家信息产业部应明确在各大运营商和各类终端上的游戏及娱乐性APP的监管工作,出台明确规定落实对未成年人的防沉迷系统。如各类游戏和娱乐性APP开启强行实名制注册,并在实名制注册的时候启用人脸识别功能,避免学生利用父母的身份信息进行实名制注册。坚决禁止充值VIP会员可以自行设定防沉迷系统。
2.各大中小学校开设家长学校,对家长加强教育,提高家长意识,让家长有更多时间陪伴学生并学会如何陪伴学生及监管学生。各大中小学校可联合所在街道及社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街道和社区的行业特色,让学生到各大企业参观并切实学习一两种职业技能,或非遗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从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化教育打下基础。
3.各大场馆开设中小学生暑假专场活动。各大公益性场馆如自然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可招募暑假小小志愿者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善于沟通的学生可以担任小讲解员,比较沉稳的孩子可以担任小秩序员等,不仅可以缓解公益性场馆在暑假由于参观学生增多带来的压力,也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体验生活,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各大盈利性场馆如游泳馆、羽毛球馆等,可对中小学生半价优惠或者开设“时间银行”的活动,学生在场馆义务劳动多少时间便可获得多少时间的场馆免费使用权,这样不仅让学生锻炼了身体,更能让学生体会到通过劳动所获的喜悦和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