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禁止智能手机进入中小学校园的建议
针对一些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及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等内容的APP进入部分中小学校园的现象,早在201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在12月,又下发了《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要求开展全面排查,严格审查学习类APP,加强学习类APP监管。
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智能手机是APP的重要载体,利用智能手机接收不良信息、玩网络游戏、查找作业答案等,使学生整日沉迷其中,影响学习,影响听课,影响思考,从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近日,去湖南为教师作培训讲座,与当地校长聊起,校园里同样存在智能手机带来的严重弊端。更有甚者,利用智能手机建立诸如“小弟小妹”QQ群、微信群,成立帮派性质的团体,只要交钱200元,就能受到保护,即使干了敲诈、诈骗等违法之事也有大哥出头,有的还在微信群炫耀犯案经过,传播不良信息,有的还与已经毕业离校的社会青年串通一气。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严重妨碍学校的正常教育。
为此,我们建议:
1.出台相关规定。
禁止智能手机(包括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所有可以联网的通讯设备进入校园,一经发现,要对学生进行劝导教育,屡次不改者,由学校统一收缴保管,待学期结束再归还学生。要制定相关实施细则,明确其“智能手机入校园”属于违规行为,学校有权可以处理。
2.发挥家长作用。
禁止智能手机进入校园,要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配合做好工作,要利用家长会、家访、家长微信群、家长委员会等进行宣传,告知家长不要为子女提供智能手机,并承担起监管保护职责。对于方便家长联系子女,学校要建设和维护好公共电话亭,或者提供老师的联络方式,相关信息由老师帮助转达。
3.加强教育引导。
一方面,学校要开设好信息技术课,让学生熟知相关操作,引导绿色上网,发挥互联网作用;另一方面,要做好心理疏导和沟通,并且利用黑板报、宣传走廊、校园广播、教室电视、主题班会等形式,教育中小学生,集中精力学好功课,不能沉迷游戏,尤其要抵御不良信息影响,杜绝违规、违法之事在学生身上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