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修巴西会议遗址的建议
这次去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扶贫,看到了长征时期的巴西会议遗址,尚有几堵残存的墙体,旁边杂草丛生。而中国共产党党史告诉我们,巴西会议是红军右路军走出草地后召开的会议。是巴西会议,将红军从危机中解救了出来。巴西会议是决定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一次关键会议,在中共党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巴西会议遗址,位于阿坝州若尔盖县东32公里的巴西乡。会址原为喇嘛教寺院班佑寺。毛尔盖会议后,1935年8月底,中央率右路军跨过草地到达班佑、巴西一带,等待与左路军会合。但张国焘率左路军到达阿坝后,违抗中央命令,拒不与右路军会合,并要挟右路军和党中央南下,甚至企图危害党中央。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于1935年9月2日至9日在班佑寺内连续召开政治局会议,经充分讨论仍坚持北上的正确路线,谴责张国焘右倾逃跑主义行为,要求张国焘率领的左路军迅速向中央靠拢北上。鉴于张国焘和陈昌浩的顽固立场和当时敌情形势,党中央决定率直属纵队先行北上,9月10日凌晨党中央率直属纵队离开巴西地区向甘肃俄界进发,同时发布《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关键的时刻,巴西会议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巴西会议,是中国革命的红色记忆,是象征胜利的关键节点。在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以后,绝不能忘记曾经帮助红军度过困难的百姓,绝不能忘记老区人民作出的贡献,同时,也不能忘记这些象征革命的历史建筑和历史记忆,以利于对我们的子孙后代进行形象直观的传统教育,时刻牢记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不易,从而永葆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不变色。
目前的巴西会议遗址,只剩下几堵残墙,如果再经过若干年的风雨侵蚀,或许会残墙倒塌,进而从人们的视野中抹去历史的记忆。
为此,我们建议:
1.修复旧址。建议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拨付专款进行修复,保持原样原貌,尤其是会议室和人物要生动真实地展现,并于旁边的纪念馆互相映衬,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连点成线。整修好相关道路,可以结合红色旅游开发,与“七根火柴”、“金色的鱼钩”和“胜利曙光”雕塑连点成线。利用好扶贫结对资源,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党史教育,组织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3.扩大宣传。利用新媒体,尤其是电视、网络,把巴西会议与红军精神有机结合,与新时代新长征有机结合,拍摄视频资料,将巴西会议、长征精神作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